赠权上人兼简其兄高致虚秀才

豫章山川足灵气,天与四时滋万汇。

翘然双干秀一门,儒释殊科道无异。

一操经术游广文,一事瓶盂寻祖意。

功名生死两俱彻,论报君亲各无愧。

上人馀力擅风骚,三昧何妨间游戏。

穷愁肯学郊与岛,高瞻已能追晋魏。

文章妙处均制馔,不放咸酸伤至味。

少陵彭泽造其真,运斤成风有馀地。

眉阳老人文所宗,此语得之吾敢秘。

斯君向上踏玄关,奔逸绝尘那可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名为《赠权上人兼简其兄高致虚秀才》。诗中描绘了权上人的超凡脱俗与兄长高致虚秀才的儒雅风范,展现了他们各自在学术与修行上的成就。

首句“豫章山川足灵气,天与四时滋万汇”描绘了豫章之地山川灵秀,四季更替滋养万物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基调。接着,“翘然双干秀一门,儒释殊科道无异”赞美权上人与兄长高致虚秀才在不同领域(儒家与佛教)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虽路径不同,但追求的真理本质相通。

“一操经术游广文,一事瓶盂寻祖意”描述权上人精通儒家经典,游历广文,深入研究;而“一事瓶盂寻祖意”则暗示高致虚秀才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佛法的真谛。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两人在学术与修行上的独特追求。

“功名生死两俱彻,论报君亲各无愧”表达了权上人在功名与生死面前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君王、父母的忠诚与孝顺。这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和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

“上人馀力擅风骚,三昧何妨间游戏”赞扬权上人不仅在正业上有卓越成就,还能在文学艺术上有所涉猎,享受生活中的乐趣。“穷愁肯学郊与岛,高瞻已能追晋魏”则通过引用唐代诗人孟郊、贾岛和魏晋时期文人的例子,进一步强调权上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远的志向和追求。

“文章妙处均制馔,不放咸酸伤至味”将权上人的文章比作精心烹制的美食,强调其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如同美味佳肴,既不过于辛辣也不过于平淡。

“少陵彭泽造其真,运斤成风有馀地”引用杜甫(少陵野老)和陶渊明(彭泽令)的例子,表示权上人的才华与境界达到了与这些古代文豪相媲美的高度,其创作具有深厚的真实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眉阳老人文所宗,此语得之吾敢秘”提到北宋文学家苏轼(眉阳老人)是权上人学习的楷模,诗人认为自己对权上人的评价不敢轻易透露,显示出对权上人极高评价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其才华的敬畏之情。

最后,“斯君向上踏玄关,奔逸绝尘那可跂”表达了对权上人追求更高境界、超越常人的精神境界的赞赏,比喻他如同飞驰的骏马,难以企及。

整首诗通过对权上人及其兄长高致虚秀才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在学术、修行、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他们对道德、真理、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自信。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孙传师密学挽辞(其一)

淮海衣冠盛,门阑占一时。

朝廷矜棣萼,人物得熊罴。

暂倚轩裳贵,还随舟壑移。

新阡埋玉树,黄雾惨馀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孙传师密学挽辞(其二)

王畿初作邑,终日坐鸣弦。

雅量能知变,平戎在未然。

裕陵俄识拔,鹏路遽腾骞。

二十年间事,凄凉付逝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孙传师密学挽辞(其三)

逸气凌崧华,高标蔼搢绅。

经纶真汉将,谈笑却胡尘。

白首遭微谴,青云阻要津。

功名关造物,一语未能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孙传师密学挽辞(其四)

伯仲持哀日,余方倾盖初。

炷香翻贝叶,酌茗饭园蔬。

一作邗沟别,空传桂岭书。

升堂揖遗像,回首意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