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约宾僚集,相招老父耕。
寺依青带住,人在翠帷行。
叠嶂堆春色,微云护午晴。
时康田里乐,归骑踏花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开篇“小约宾僚集,相招老父耕”两句,设定了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诗人与同僚一同邀请年迈的父亲共同参与耕作,体现了对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的怀念。
“寺依青带住,人在翠帷行”则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景观,其中寺庙隐秘于绿意盎然之中,人们在繁茂的竹林间穿行,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出他对佛教文化和自然融合状态的欣赏。
“叠嶂堆春色,微云护午晴”两句,以层叠的山峦和缥缈的云彩作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春光如织,山峦起伏,而细薄的云朵则轻柔地保护着午后的晴朗天气,这是对自然之美的精致刻画。
“时康田里乐,归骑踏花轻”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时世中农民劳作与享受生活情景的喜悦。这里,“时康”指的是太平盛世,而“田里乐”则是对农业生产中人们快乐心态的描绘。最后一句中的“归骑踏花轻”,形象地展示了农事结束后的悠闲情境,马蹄在春日的花瓣间留下轻柔的足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人文和谐共存的深切感悟。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谁将拙句彻名流,勾引春风入笔头。
廊庙喜登端士用,田园盍为故人谋。
曾芳草外思淮事,应海棠边念蜀游。
细雨挑灯成朗诵,剧谈如共峡江舟。
持酒殷勤问尔农,忧时同此愿年丰。
仓箱欲致崇墉积,耒耜宜加旷土功。
水北有田均夜雨,岭南无地不春风。
吾皇德化形扶杖,亲见儿嬉七十翁。
枫染酏颜菊亦酣,霜天风味饱相谙。
马蹄去去江之北,雁影来来塞以南。
云外数峰轻抹翠,雨馀一水碎挼蓝。
肩舆催问谁家宿,落日西山已半含。
怪得虚檐寂溜声,起来云淡月微明。
只消一夜西风力,尽扫千山宿雾清。
农舍少酬终岁望,客途拟过小春晴。
枝禽亦似欣欣意,飞入烟林自在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