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二六○)

自羡山间乐,逍遥无倚托。

逐日养残躯,闲思无所作。

时披古佛书,往往登石阁。

下窥千尺崖,上有云盘泊。

寒月冷飕飕,身似孤飞鹤。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我羡慕山间的自在,无需任何依靠。
每日只为保养身体,空闲时思绪无处寄托。
时常翻阅古佛经书,常常登上石砌的阁楼。
向下俯瞰千尺深崖,上面有云雾缭绕停泊。
寒冷的月光中,我仿佛孤鹤独飞。

注释

山间:指山野之中。
乐:快乐, 自由。
无倚托:没有依靠或牵挂。
逐日:每日, 日复一日。
残躯:疲惫的身体。
闲思:闲暇时的思绪。
无所作:无事可做。
古佛书:古老的佛教书籍。
石阁:石头建造的阁楼。
千尺崖:极高的悬崖。
云盘泊:云雾像湖面一样停留。
寒月:寒冷的月亮。
冷飕飕:形容冷风刺骨。
孤飞鹤:独自飞翔的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自羡山间乐,逍遥无倚托"表达了诗人对山中自由自在生活的自我欣赏和向往,没有任何牵挂。"逐日养残躯,闲思无所作"则是说随着每一天的流逝,身体虽然在恢复,但心中却没有什么具体的想法或打算。

诗人时常翻阅古佛经书,"往往登石阁"可能指的是去寺庙参禅或礼佛。下面两句"下窥千尺崖,上有云盘泊"描绘了一个壮丽的山景,诗人从高处望下去,可以看到深邃的山谷,而上方则是云雾缭绕形成的天然平台。

最后两句"寒月冷飒飒,身似孤飞鹤"用鲜明的话语勾勒出清冷的月光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这种孤独感,就像是那只在高空中独立飞翔的鹤一般,让人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二六一)

我见转轮王,千子常围绕。

十善化四天,庄严多七宝。

七宝镇随身,庄严甚妙好。

一朝福报尽,犹若栖芦鸟。

还作牛领虫,六趣受业道。

况复诸凡夫,无常岂长保。

生死如旋火,轮回似麻稻。

不解早觉悟,为人枉虚老。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六二)

平野水宽阔,丹丘连四明。

仙都最高秀,群峰耸翠屏。

远远望何极,矹矹势相迎。

独标海隅外,处处播嘉名。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二六三)

可贵一名山,七宝何能比。

松月飕飕冷,云霞片片起。

匼匝几重山,回还多少里。

溪涧静澄澄,快活无穷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诗三百三首(其二六四)

我见世间人,生而还复死。

昨朝犹二八,壮气胸襟士。

如今七十过,力困形憔悴。

恰似春日花,朝开夜落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