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边无鸟雀,卧处有腥臊。
露打须眉硬,风搜颧颊高。
流离外颠沛,饥渴内煎熬。
多少偷生者,孤臣叹所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忠诚的臣子在困境中的哀怨之情。从“行边无鸟雀,卧处有腥臊”两句,可以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荒凉与战争的残酷,他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述,反映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而“露打须眉硬,风搜颧颊高”则写出了他在严寒中的苦楚,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流离外颠沛,饥渴内煎熬"表达了诗人身心的双重折磨,他不仅承受着外界的压迫和困境,同时也在内心深处经历着煎熬与痛苦。
最后“多少偷生者,孤臣叹所遭”一句,则是诗人对比自己与那些为了活命而牺牲品格的人的强烈对比,他自称为“孤臣”,表达了自己的忠诚和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那些不顾廉耻只求生存者的鄙视。这首诗通过对环境、身体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守节操的高尚情操和深沉哀怨。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送君天上去,当户理瑶琴。
万里白鸥远,千山黄叶深。
江空行路影,日暮倚门心。
若见西湖雪,霸桥人正吟。
貔貅十万众,日夜望南辕。
老马翻迷路,羝羊竟触藩。
武夫伤铁错,达士笑金昏。
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
借问曾游处,高沙第几山。
潜行鹰攫道,直上虎当关。
一命虚空里,三年瞬息间。
自怜今死晚,何复望生还。
苍苍已如此,梁父共谁吟。
袖有忠臣传,床无壮士金。
收心归寂灭,随性过光阴。
一笑西山晚,门前秋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