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书舍

白云飞绕秦川山,山中人与云俱閒。

黄金满籯未足贵,贮书万卷不为难。

书日益多心益喜,欲把箕裘遗诸子。

天上楼成忽见招,身后经传竟谁是。

丁宁为语结发人,我死儿存书可亲。

莫言孤寡即消落,当知富贵须辛勤。

妻贤子孝念遗训,下帷读书初发愤。

十载犹闻佔毕声,九霄忽睹鲲鹏运。

虎榜春题姓字香,簪缨曳绂在周行。

乌府争看新锦绣,白云还忆旧山房。

山房书在人已逝,慈颜远隔萦离思。

一望云山更怆神,独宿霜台不成寐。

昨来北阙荷恩荣,褒封应慰倚门情。

郎官追赠贲幽壤,昼绣东来别上京。

上京渐远云渐近,浙水东头是乡郡。

昔年猿鹤骇衣冠,此日风云护门径。

綵衣舞罢望天门,思将忠赤答君恩。

焉能久作林泉客,还欲离家辞白云。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热爱藏书和教育的隐士形象,他居住在秦川山中,与白云为伴,生活悠闲自得。尽管拥有丰富的财富,但他更珍视的是藏书万卷,希望将其传承给子孙后代。诗中充满了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期望。

诗人通过描述这位隐士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表达了对知识传承和家庭教育的重视。诗中提到的“天上楼”和“身后经传”,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永恒价值,以及对后人的深远影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对知识的追求、家族传承、个人情感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57)

李时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南还

冀北霜寒正授衣,西风忽与故交违。

马嘶去路多秋草,旆拂离亭满夕晖。

客路不堪千里别,故乡今见几人归。

到家倘遇难兄问,蓟北云边一雁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雨山中谩兴寄忆诚辨戴隐君

回风吹云杂高树,树底纷纷作疏雨。

雨多十日未开门,前头草色连荒村。

故人不来老却春,山阴独立愁将昏。

忆我初游上京国,君独看人惜离别。

凤台旅思逐春云,剡曲閒情对秋月。

几日归来接故园,愿分邻舍对柴关。

访旧多寻溪底棹,看云不厌门前山。

山家烟火人来去,野水孤村自成趣。

仄径长留松竹阴,低檐近引藤萝雾。

草深沙路不堪行,迟尔幽居须待晴。

传语先题数行字,有窗多听晓莺声。

形式: 古风

题谢坚千户行乐图

将军一生胆气雄,六韬三略蟠心胸。

閒来校猎拥貂虎,城西倏忽又城东。

弯弓走马如惊电,草头云外人不见。

射鸿弹雁应弦落,杀狐逐兔随风转。

昨闻虎来五里冈,出门飞骑何鹰扬。

指挥猛士尽踊跃,直前杀虎如刲羊。

有时嬉游到乡里,千村万落争迎喜。

挟弹归来乌欲栖,日落营门暮烟紫。

自是名家富贵人,何幸遭逢明圣君。

岂肯偷閒度时日,长怀报国树功勋。

形式: 古风

陈百户熙山庄

一剑功成荷国恩,閒居优老信乾坤。

尽将韬略传诸子,直买山田向远村。

南陌雨晴看稼穑,东皋日出放鸡豚。

客来开阁无馀事,共听樵歌对酒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