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感怀

五更揽辔山路长,老大诵书声琅琅。

古人已死心则在,度越秦汉窥虞唐。

三更投枕窗月白,老夫哦诗声啧啧。

渊源雅颂吾岂敢,屈宋藩篱或能测。

一代文章谁汝数,老不能闲真自苦。

君王虽赏于蔿于,无奈宫中须羯鼓。

形式: 古风

翻译

黎明时分,山路漫长,我牵马前行,年迈的读书声回荡。
古人虽逝,精神犹存,跨越秦汉,遥望虞舜时代。
夜半时分,月光洒落窗户,我低声吟咏诗歌,发出啧啧声。
不敢妄称深得古韵,或许能理解屈原宋玉的风格。
谁又能数尽一代文豪?我老矣,却无法闲适,实为自寻苦楚。
君王虽然赞赏,但宫廷中还需羯鼓声陪伴。

注释

五更:黎明时分。
揽辔:牵马。
山路长:山路漫长。
老大:年迈。
诵书声:读书声。
琅琅:响亮。
古人已死:古人虽逝。
心则在:精神犹存。
度越:跨越。
秦汉:秦朝和汉朝。
虞唐:虞舜和唐朝。
三更:夜半。
投枕:躺下。
窗月白:月光洒落窗户。
哦诗声:低声吟咏。
啧啧:发出声音。
渊源:源头。
雅颂:古代诗歌。
吾岂敢:我怎敢。
屈宋:屈原和宋玉。
藩篱:艺术风格的界限。
测:理解。
一代文章:一代文豪。
谁汝数:谁能数得清。
老不能闲:年老不能闲适。
真自苦:实为自寻苦楚。
君王:君主。
虽赏:虽然赞赏。
于蔿于:对我的赞赏。
无奈:然而。
宫中须羯鼓:宫廷中还需要音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枕上感怀》,通过描绘五更清晨和夜晚读书吟哦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自我期许。首句“五更揽辔山路长”描绘了黎明时分,诗人独自在山路策马前行,勤奋好学的形象跃然纸上。接着,“老大诵书声琅琅”表达了他虽年事已高,仍坚持研读,声音洪亮,显示出其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古人已死心则在,度越秦汉窥虞唐”两句,诗人感慨古人虽逝,但其精神犹存,他渴望超越秦汉,探究虞舜和唐朝的文化高峰。三更时分,诗人仍在窗前月下吟哦,“老夫哦诗声啧啧”,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他沉浸在诗歌世界的专注与沉醉。

“渊源雅颂吾岂敢,屈宋藩篱或能测”表明诗人自知在文学造诣上不敢与屈原、宋玉这样的大家相比,但他仍有信心理解和把握他们的诗歌精髓。最后两句,“一代文章谁汝数,老不能闲真自苦”表达了他对文学的执着,即使年迈也不愿闲适,甘愿承受苦读之苦。

全诗以个人的读书生活为线索,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自己学术成就的谦逊态度。尾句“君王虽赏于蔿于,无奈宫中须羯鼓”暗含了对朝廷赏识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宫廷生活的无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志向未酬的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治心

治心无他法,要使百念空。

秋毫作其间,有若海飓风。

飓风孰能止,三日力自穷。

我徐蹑其后,杲杲日出东。

向来一噫者,毕竟谁为雄。

万里静海氛,一望开天容。

会从安期生,高会蓬莱宫。

形式: 古风

治圃

槁蔓残芜满幽圃,多具锄耰课僮竖。

非惟吾圃要剪除,亦恐尔辈成惰窳。

老桂盘壑饱风霜,修篁当轩弄烟雨。

一松孤立信豪杰,两槐对植如宾主。

珍禽拣枝春欲动,蠹穴扫空吾甚武。

蘼芜芽蘖已暗长,甘菊根芽亦潜吐。

山姜涧蒲乃微草,露叶参差看仰俯。

世间安得有遗才,位置要须令得所。

形式: 古风

泊三江口

迟明离武昌,薄暮次黄冈。

勿言触热行,一雨三日凉。

北窗荻萧萧,南窗江茫茫。

玄云一池墨,碧线半篆香。

尚无车马尘,况复争夺场。

徐行勿挂帆,此乐殊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泊公安县

秦关蜀道何辽哉,公安渡头今始回。

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

船窗帘捲萤火闹,沙渚露下蘋花开。

少年许国忽衰老,心折柁楼长笛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