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名为定水宗师的高僧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对其超凡脱俗之德行的赞美。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如白云、鹤鸣、龙拜、海气、天香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以此映射出宗师的高尚品德和非凡修为。
首联“卓锡甬东山水窟,白云长与德为邻”以“卓锡”开篇,暗示宗师曾在此地留下深刻的足迹,而“山水窟”则描绘了其隐居修行的环境。接着,“白云长与德为邻”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白云视为宗师德行的邻居,形象地表达了宗师品德的高尚与纯洁。
颔联“鹤鸣峰顶不惊定,龙拜室中能化人”进一步刻画了宗师的非凡修为。鹤鸣峰顶象征着宗师的静心修行,即使在如此宁静之地,也未被外界所扰;而“龙拜室中能化人”,则展现了宗师的法力和影响力,能够使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颈联“海气昼寒涛卷雪,天香秋净月垂银”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又纯净的意境,与宗师的品格相呼应。海气昼寒,涛卷雪,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美;天香秋净,月垂银,则是秋天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仿佛是宗师德行的象征。
尾联“双峨尚忆相逢处,诗写珠玑照眼新”表达了诗人对与宗师相遇的回忆,以及对宗师智慧和教诲的感激之情。通过“诗写珠玑照眼新”,不仅赞美了宗师的智慧如同珍珠般珍贵,也表达了诗人内心受到启迪后的喜悦与激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宗师德行和修为的深情赞颂,展现了一位高僧的非凡魅力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