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命驾承千里,论文且一樽。
春高人易老,风雨闭柴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夜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命驾承千里,论文且一樽"表达了诗人想要骑上马车旅行千里之外,去见故人,同时也带着几篇自己撰写的文章和一壶美酒,以此作为见面时交流的媒介。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思念之情,也透露出一种文人墨客之间的情谊与文学交流。
"春高人易老,风雨闭柴门"则是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在春天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诗人却感到时间在悄然流逝,人的青春也随之消失。"风雨闭柴门"描绘了一个封闭、孤独的场景,这里的“风雨”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变幻,而“闭柴门”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明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岁月的沉重。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春夜独处时光易逝和人事难料的思考,抒发了深邃的情感。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书来相借问,客至欲如何。
自草黄庭去,归来管割鹅。
月落知何处,夜长无了时。
幽人春自感,莺燕亦何知。
憎却堤边柳,青丝复尔长。
自怜愁里鬓,不觉暗中霜。
百念今何女,何年遂大刀。
瑶池春不老,谁复敢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