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宿先天寺无可上人房

双扉桧下开,寄宿石房苔。

幡北灯花动,城西雪霰来。

收棋想云梦,罢茗议天台。

同忆前年腊,师初白阁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双扇门在柏树下打开,借宿的石室上长满了青苔。
北面的经幡摇动,城西飘来了雪花和冰雹。
收起棋盘时想起了云梦泽的广阔,饮茶结束后谈论起了天台山的秀美。
共同回忆起前年的腊月,师父刚从白阁返回来。

注释

双扉:两扇门。
桧下:柏树下。
寄宿:临时住宿。
石房:石砌的房屋。
苔:青苔。
幡北:北面的经幡。
灯花:灯火的火焰。
动:摇动。
城西:城市西侧。
雪霰:雪花和冰雹。
收棋:结束下棋。
想:想起。
云梦:古代大湖名,这里泛指广阔的水泽地区。
罢茗:喝完茶,结束饮茶。
议:谈论。
天台:天台山,代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忆:共同回忆。
前年:去年的去年。
腊:腊月,农历十二月。
师:师父。
初:刚刚。
白阁:白色的楼阁,这里指修行处所。
回:返回。

鉴赏

诗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双扉桧下开,寄宿石房苔",诗人在一间古老的寺庙内暂时栖息,这里有着浓厚的佛教氛围和岁月的沉淀。"幡北灯花动",幡指的是寺院中悬挂的经幡,而灯花则是晚风轻拂下的灯光摇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城西雪霰来",诗人所处之地在深夜里迎来了细碎的雪花,这些自然景象为诗中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孤寂。"收棋想云梦",这里的“收棋”意味着诗人已经结束了与朋友之间的围棋对弈,而心中的思绪却还在云端和梦境间游离。

"罢茗议天台",罢茗即停止饮茶,议天台则是讨论关于佛教的高深道理。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于精神世界追求的渴望。这一段落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同忆前年腊,师初白阁回",诗人与友人共同怀念去年冬日的情景,那时他们一起在白阁(可能是寺庙的一部分)徜徉。这里流露出一丝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精神寄托之地的深情。

整个诗篇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佛法的境界,以及他对于友谊和美好记忆的珍视。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游竹林寺

得路到深寺,幽虚曾识名。

藓浓阴砌古,烟起暮香生。

曙月落松翠,石泉流梵声。

闻僧说真理,烦恼自然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游张公洞寄陶校书

步步势穿江底去,此中危滑转身难。

下蒸阴气松萝湿,外制温风杖屦寒。

数里烟云方觉异,前程世界更应宽。

由来委曲寻仙路,不似先生换骨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湖上言事寄长城喻明府

吟霜与卧云,此兴亦甘贫。

吹箭落翠羽,垂丝牵锦鳞。

满湖风撼月,半日雨藏春。

却笑萦簪组,劳心字远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轻棹往返颇谐素心因成四韵

湖北湖西往复还,朝昏只处自由间。

暑天移榻就深竹,月夜乘舟归浅山。

绕砌紫鳞欹枕钓,垂檐野果隔窗攀。

古贤暮齿方如此,多笑愚儒鬓未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