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题为《丁叔衡画便面见贻以诗答之》。诗人以形骸与神识的关系作为起笔,形象地描述了生命的短暂和精神的永恒。他将人的生命比作穿着衣服的躯体,年轻时充满活力,壮志豪情;而随着岁月流逝,身体衰老疾病,精神也逐渐萎靡。诗人感叹生命的无常,但强调一旦认清自我,就能挣脱束缚,回归自由。
接着,诗人提到虽然自己身患疾病,但精神犹在,能够自得其乐。朋友通过画作和诗书表达关怀,诗人认为朋友并非真的病重,而是逃避现实。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诗人愿意舍弃自己的身体以加深这份情谊。最后,诗人鼓励朋友读完这首诗后,能恢复青春活力。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