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肱吟(其九)

风满晴林月满天,须知此乐属无边。

梦中已涉华胥境,城里如观太极圈。

濂洛以来犹有作,江门之外更谁传。

愁看汨汨江头水,日夜东流倍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曲肱吟(其九)》由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历史文化的独特感悟。

首句“风满晴林月满天”,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晴朗的天空下,微风轻拂过茂密的树林,月光洒满整个天空,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暗示着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接着,“须知此乐属无边”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象的深刻理解与认同,认为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快乐与满足感。这种快乐并非短暂的感官享受,而是深入心灵、超越物质层面的内在喜悦。

“梦中已涉华胥境,城里如观太极圈”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华胥境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借指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或心灵的归宿;太极圈则代表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象征着深邃的哲学思考。这两句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宇宙真理的探索与理解。

“濂洛以来犹有作,江门之外更谁传”两句,提到了理学的发源地——濂溪(周敦颐)和洛中(程颢、程颐),以及江门(王阳明的故乡),强调了这些地方在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些传统思想的传播之外,还有谁能继续传承和发展这些智慧?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最后,“愁看汨汨江头水,日夜东流倍可怜”两句,以江水的流动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易逝的感慨。江水日夜不息地向东流去,象征着生命的不可逆转和时间的无情。这里的“可怜”二字,既是对江水的同情,也是对生命的哀叹,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哲理的探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曲肱吟(其十)

客去空山结静缘,不妨饱食恣高眠。

未知明日为晴日,且喜今年是有年。

到处绿阴供客坐,谁家促柱奏繁弦。

最怜江树知人意,隔断三城万井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元旦饮迂冈书院观捕鱼

葛衣闲看捕鱼回,荔子池边散绿苔。

芳草不知残腊去,澹云常带惠风来。

楼台瞑趁晴峰出,节候潜从泰运开。

欲作越南春吹曲,律声先动陇头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元夜寓省城

沃野南来古郡州,百年王泽与春流。

星萦云缭夸三辅,文管纤歌并五侯。

遂有桃梅含淑景,即看风日散嬉游。

廿年意气俱岑寂,习静焚香独上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别伦右溪诸君乡回夜泊大观桥有感(其一)

星月皎皎露欲白,潮波飒飒风正东。

道人掀衣窅然会,恍如万壑临苍松。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