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博同年叶兄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辄敢系诗二章献于左右亦投桃报李之意也(其一)

闽山草木未全春,破颣真茶采撷新。

雅意不忘同臭味,先分畴昔桂堂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福建山区的草木还未完全迎来春天,我们正在采摘最新鲜的茶叶去除杂质。
保持着高雅的情趣,不忘共赏芬芳,我们优先赠予那些往日曾在桂堂共度时光的人。

注释

闽山:指福建省的山脉。
草木未全春:春天尚未全面到来。
破颣:去除杂质或劣质部分。
真茶:优质茶叶。
雅意:高尚的情趣。
同臭味:共享香气,这里指共同欣赏。
畴昔:过去,昔日。
桂堂人:指有共同经历或友情的人,可能是在桂香飘溢的地方相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首句“闽山草木未全春”描绘了一幅尚未完全复苏的早春景象,闽山一带的草木刚刚开始萌芽,但春意还未完全展现,这种生机勃勃而又不完全成熟的自然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珍惜。

“破颣真茶采撷新”则是说诗人亲手采摘了刚刚开放的新茶,破颣意指初步揭开茶叶的嫩尖,表明这是一种精心挑选的高品质茶叶。这里通过对茶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而且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和珍视。

“雅意不忘同臭味”一句,表明诗人虽然远离旧地,但仍然怀念与友人共同享有的美好时光,那份在一起品茶的雅致情趣,如今虽然身处异乡,却依然难以忘怀。这里所谓“同臭味”,指的是与朋友共饮之茶,既有茶的香气,也包含了友谊的情感。

最后一句,“先分畴昔桂堂人”则是说诗人将这份对往日美好的回忆和怀念,与过去在桂堂共同度过时光的人们分享。这里的“先分畴”,意指之前的岁月,而“昔桂堂人”,则是指过去与友人们聚集于桂堂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茶以及友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片段的珍视和对友谊深厚情感的怀念。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归雁

亦知南国稻粱肥,水满春江努力归。

闻道楚人缯缴细,平沙短草尽藏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石阁春望

极目千里外,川原绣画新。

方知平地上,见不尽青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题捡校盐运大使翼城常德新望云轩

本家太行西,薄宦浙江右。

白头阿母不得将,万里飞云重回首。

云生肤寸凌九霄,纵横舒卷随风飘。

我心非云那可变,望云思亲心始见。

缓节悲歌陟岵诗,河山寥邈路逶迤。

板舆迎养当有时,寸草莫报三春晖。

形式: 古风

边将(其二)

月白星稀霜气多,卷旗束甲涉葱河。

田家不觉官军度,夜半只闻风雨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