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惠应寺时所见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竹色千霄直"写出了竹林高耸入云,颜色青翠,展现出一种清新高洁的意境。"闲房开翠微"则暗示寺庙隐于山林之中,环境幽静,仿佛与世隔绝。
"人穿萝薜径"描绘了人们在藤蔓覆盖的小径上行走,增添了神秘和野趣。"僧制芰荷衣"则点出僧人的生活,他们穿着如菱角荷叶般的朴素衣物,体现了佛教修行者的简朴与自然融合。
"篱果随时落"写的是篱笆边的果实随季节更替而自然掉落,流露出一种顺应自然的禅意。"溪云傍晚归"则以傍晚时分溪边云彩散去的画面,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淡然。
最后两句"愧非元度逸,常得息尘机"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自谦不是像晋代的隐士王徽之那样超脱尘世,但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暂时放下俗世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