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水才深四五尺,扁舟斗转疾于飞。
可怜物色阻携手,正是归时君不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场景,水位上涨至四五尺深。扁舟在水面上快速移动,如同疾风般飞逝。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细腻观察,也通过动态的画面传达了一种力量感。
"可怜物色阻携手,正是归时君不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不能相聚之人的思念和无奈。"物色"指的是景物,"阻携手"则暗示了因离别而产生的情感障碍。"正是归时"意味着这是应该回家的时刻,而"君不归"则强调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秋水与扁舟动态的描述,转折到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种动静结合、景物交融的情怀。在这里,王安石用秋水和归期来烘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表现了深切的怀念之心。
不详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君携手安能得,上尽重城更上楼。
时独看云泪横臆,长安不见使人愁。
舍南舍北皆春水,恰似蒲萄初酦醅。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多病独登台。
吹破春冰水放光,山花涧草百般香。
身闲处处堪行乐,何事低徊两鬓霜。
直谅多为世所排,有怀长向我前开。
暮年惆怅谁知此,南陌东阡独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