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虽穷寂今岁偶诸处寄酒东船至得北果又老庖自海康来人日与客饮邂逅成醉座中赋此

去年人日醉陈园,竹外风流洗瘴烟。

花落野桃春寂寂,潮回南浦水涓涓。

腊醅每谢邻邦使,北果常随贾客船。

佳节漫逢聊一笑,老庖能鲙海鲈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光在宋朝时期,于昌化之地度过的一个独特的人日节。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琐事的感慨。

首联“去年人日醉陈园,竹外风流洗瘴烟”,开篇即以“醉”字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通过“陈园”、“竹外”、“风流”、“洗瘴烟”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远离尘嚣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环境的适应。

颔联“花落野桃春寂寂,潮回南浦水涓涓”,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野桃的花瓣随风飘落,春意虽浓却也略显寂寥;南浦边的潮水缓缓退去,留下细碎的水流。这两句通过静谧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季节更迭的感慨。

颈联“腊醅每谢邻邦使,北果常随贾客船”,转而描述了与外界的联系。腊酒的醇香与邻邦使者的到来相映成趣,北地的水果则随着商船而来,体现了诗人身处偏远之地,仍能感受到远方世界的温暖与交流。

尾联“佳节漫逢聊一笑,老庖能鲙海鲈鲜”,收束全诗,点明了节日的欢聚。尽管佳节偶遇,诗人仍以一笑应对,展现了其乐观豁达的心态。而“老庖能鲙海鲈鲜”一句,则是对于厨师技艺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细节的品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友情的感悟,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悼程伯宇尚书(其一)

目断佳城户一扃,名山千古返英灵。

郡祠空复存图像,朝路无由认履声。

大节已书班氏笔,丰碑应勒退之铭。

文章不朽传贤嗣,收拾何劳假六丁。

形式: 七言律诗

悼程伯宇尚书(其二)

壮节滋培雨露深,袖然文采冠儒林。

恩沾二族全纯孝,忠贯三朝秉一心。

墓木未悬吴札剑,断弦谁续伯牙琴。

伤情故箧存遗帖,洒泪行间自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八月一日诣新学瞻礼庙像退与客徜徉访寻幽胜所至清谈瀹茗晚至陈氏园亭酌乳泉而归一时清集无愧前人主簿赵元弼乃有厄陈之叹形于篇咏因次其韵兼呈诸友

郊居多与泮宫邻,回首清游迹已陈。

曳杖入门瞻庙像,穿林度壑访幽人。

远稽邹鲁衣冠古,近揖江山气象新。

饮水饭蔬真乐趣,始知席上有儒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元弼主簿喜饮而吝于开阁又累输棋不偿同僚颇以为言八月朔出郊乃有厄陈之叹因再次其韵

飞盖追随访隐沦,坐中佳客有荀陈。

贪杯且可偷邻瓮,爱竹何须问主人。

雨后已看山色爽,云头渐喜月华新。

烹羊载酒邀同社,冷落杯盘笑集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