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元宅上玩菊和高春元韵(其二)

染织风光五色成,文章灿烂长公庭。

可谁今日根荄见,共语群芳霜雪情。

崔氏一坡元有谱,陶家三径亦流馨。

莫将行止花前论,未了人间吏隐名。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宋春元宅上观赏菊花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独特美的欣赏与思考。

首句“染织风光五色成”,以“染织”比喻菊花色彩斑斓,如同织锦一般,生动地描绘了菊花的绚丽多彩。接着,“文章灿烂长公庭”,进一步赞美菊花的美丽不仅在于其颜色,更在于它所散发出的文采和气质,如同装饰在官府庭院中的艺术品,令人赞叹不已。

“可谁今日根荄见,共语群芳霜雪情。”这两句转而思考菊花的生命力与精神品质。菊花虽美,但其生命力的顽强与坚韧,却往往被人们忽视。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是谁能真正理解菊花在严寒霜雪中依然绽放的勇气与坚持?这不仅是对菊花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精神的人的颂扬。

接下来,“崔氏一坡元有谱,陶家三径亦流馨。”引用了崔氏和陶渊明的典故,前者指的是崔氏家族的菊花种植传统,后者则是陶渊明爱菊的典故。这两句既是对历史中爱菊者的致敬,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菊花文化传承的感慨。

最后,“莫将行止花前论,未了人间吏隐名。”诗人提醒读者,不要仅仅停留在花前赏花的表面,而应深入理解菊花所象征的隐逸精神和人生哲理。这句话暗示了菊花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美好,更是人类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象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层次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命坚韧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富有哲思。

收录诗词(466)

区元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宋春元宅上玩菊和高春元韵(其三)

采采秋英正落成,悠然佳思满幽庭。

甘芳易得飧时味,潇洒难忘玩后情。

暮染朝薰争出巧,融霞浥露总含馨。

帽檐笑把朱英插,香夺南枝更有名。

形式: 七言律诗

宋春元宅上玩菊和高春元韵(其四)

到眼风光画不成,谢家琼玉倚芳庭。

花中清丽真谁右,雪里峥嵘似尔情。

清露匝篱花带玉,晓霞铺径霭分馨。

芳标合并梅花论,红白何妨晚著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明妃咏用韵

将军万户总婴儿,坐拥貔貅怯鼓鞞。

正念封侯堪扼腕,空教和虏借蛾眉。

黄金宠歇随空散,青垄魂游托雁飞。

一曲琵琶恨千古,故应闻者共兴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惕斋弟沼荷再出并头移舟观赏(其一)

曾向华溪系短蓬,银丝鲙鲤醉芙蓉。

非因酒渴耽游数,自爱花奇引兴浓。

晴日漾波摇独干,轻风送蔼动双红。

三年此景频真赏,回忆西湖是梦中。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