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梦断三更鹤,芦边系短篷。

听潮看海月,坐石受天风。

物至秋而化,年来我亦翁。

长歌相劳事,犹喜此樽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梦中在三更时分被鹤声惊醒,我在芦苇边系定了小船。
听着潮水的声音,欣赏着海上的明月,坐在石头上感受着天风拂面。
万物到了秋天都会变化,如今我也老了,成了一个老人。
长久地歌唱以抒发情怀,更高兴的是能与这酒杯相伴。

注释

梦断:梦中醒来。
三更:深夜。
鹤:仙鹤。
芦边:芦苇丛边。
系短篷:系好小船。
听潮:聆听潮汐。
看海月:观赏海上的月亮。
坐石:坐在石头上。
受天风:感受自然之风。
物至秋而化:万物到秋天会变化。
年来:近年来。
我亦翁:我也成了老人。
翁:老人。
长歌:长篇诗歌。
相劳事:相互慰藉。
犹喜:更喜欢。
此樽同:与这酒杯共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在三更时分,梦断而醒,身处一片芦苇丛生的湖边,简单地用短篷遮蔽风雨。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简约,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听潮看海月”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融入其中的情感。潮汐声响、海上明月,都是自然界最为壮观的景象,也映照出诗人的心灵世界。

“坐石受天风”则更进一步地描绘了一种与自然对话的境况。坐在岩石之上,无拘无束地接受着天风的吹拂,这是对于自由和纯粹感官体验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的“物至秋而化,年来我亦翁”则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流转、四季更迭以及个人时光流逝的感悟。万物在秋天达到盛极后开始凋零,诗人的年龄也一年年增长,头发斑白,这是时间带给人类共同的变化。

最后两句“长歌相劳事,犹喜此樽同”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俗纷争和个人岁月流逝时的心态。尽管生活充满了辛勤的劳作与操劳,但诗人仍旧乐于与友人共享一樽美酒,这种简单而真挚的情感交流,是诗人所珍视的。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65)

张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午日次韵池袭父

小泊蘋香柳下矶,重逢佳节感年时。

束蒿偶作人形想,采药须供国手医。

江镜愿为明主监,楚菰愁赋逐臣词。

酒边听尽敲篷雨,数日淮南去未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东庵与道者语有感

瘦策松间日又斜,更过东崦吃僧茶。

丹青岭树明寒叶,水墨江天噪乱鸦。

付酒一杯真乐事,读书万卷是愁涯。

更尝世故知閒味,河水依然鬓自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平山和韵鹤田

琼花应自笑南翁,白发栖栖逐断蓬。

兵后百年城郭是,尘间多事古今同。

孤烟远堠如常夜,五月穷边尚冷风。

可待莼鲈归兴尽,长吟且复付杯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平山堂吊古

隔江山色画图中,故址荒来与庙通。

画地雄吞淮海水,占星高直斗牛宫。

试评蜀味长泉变,欲唱欧词古柳空。

往事茫茫增感慨,聊凭戍卒指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