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卷洞

水波摇风林,秋山木叶脱。

何年五丁斧,劈此灵异迹。

幽泉闻笙镛,怪石动精魄。

嵚巇上下坂,俄顷异忻戚。

摩崖三四字,窈窕飞青壁。

仙灵有遗踪,仿佛留虚白。

濯缨松涛下,清飔澹寒日。

冥搜已忘形,心与太古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徐恪所作的《善卷洞》,描绘了秋天山林中善卷洞的景象。首句“水波摇风林”展现了洞口附近水波荡漾,微风吹过树林的动态画面。接着,“秋山木叶脱”点明了季节,落叶纷飞,增添了萧瑟之感。

诗人对洞穴的神奇景象赞叹不已:“何年五丁斧,劈此灵异迹”,暗示了洞穴的开凿年代久远,以及其非人力所能及的奇妙。接下来,“幽泉闻笙镛,怪石动精魄”通过幽深的泉水和奇特的石头,营造出神秘而震撼的氛围。

“嵚巇上下坂,俄顷异忻戚”描述了洞内的陡峭山路,人们在攀登过程中情绪起伏,时而欢喜,时而忧戚。然后,“摩崖三四字,窈窕飞青壁”描绘了洞壁上刻着的古朴文字,如青鸟般飞翔在峭壁之上。

最后,“仙灵有遗踪,仿佛留虚白”表达了诗人对洞中仙灵传说的追思,以及对自然与空灵境界的向往。“濯缨松涛下,清飔澹寒日”则描绘了在松涛声中洗涤心灵,感受清风和寒日的宁静。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善卷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凡之美的追求,以及与天地自然的深深交融。

收录诗词(12)

徐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昆仑山樵传后

清江下海门,火石矗千丈。

南有丛桂芳,下隐犹溪橡。

山人眷归卧,手把青藜杖。

蹉跎中兴策,惆怅凌云想。

空山号鸺鹠,寒室走夔罔。

著书高等身,谈笑时抵掌。

空同昆仑巅,长啸为神往。

浮云太华屐,流水浙江桨。

遗泪洒双峰,乾坤划回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送赤石山人还山(其一)

张子独行儒,亮节遭世弃。

平生少壮怀,蹉跎鬓发悴。

黄鹄摩苍天,千里一鼓翅。

高鸿飞冥冥,不羡随阳计。

云胡附鸡鹜,局蹐泥滓内。

去去南山南,松涛写苍翠。

携家就樵牧,妻子相妩媚。

长歌紫芝曲,永负青云器。

挥手谢朋侪,君平亦弃世。

形式: 古风

送赤石山人还山(其二)

君意乃浩然,临风一长啸。

集菀与集枯,性情岂殊好。

世人贵苟得,搴裳见嘲诮。

颇觉村野便,欣然侣渔钓。

内顾疏顽姿,未具肉食貌。

安命圣所先,亦匪慕高蹈。

白云深远林,青山满归棹。

入门对尊酒,弟兄自酬导。

努力成荣名,柴桑有同调。

形式: 古风

古出塞曲

烽烟照上京,饮马出长城。

剑舞龙文合,旗张虎翼横。

行营留赞画,属国助军声。

借问阴山北,曾知燕颔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