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狱四首(其二)

万里滇南道,空劳秉节臣。

就令戎伐使,已累汉和亲。

况坐王庭狱,惟诬化外人。

在旁鹰眼睨,按剑更生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大狱四首》中的第二首。黄遵宪,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此诗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批判。

诗中开篇“万里滇南道”,描绘了遥远而辽阔的边疆之地,暗示了故事背景的宏大与复杂。接着,“空劳秉节臣”一句,表达了对那些为国家利益奔走呼号却徒劳无功的官员的感慨,暗含对时局的无奈与悲哀。

“就令戎伐使,已累汉和亲”两句,对比了战争与和平两种处理边境冲突的方式,前者导致了更多的破坏与伤害,后者则可能带来暂时的安宁。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和平解决争端的渴望。

“况坐王庭狱,惟诬化外人”揭示了司法不公的问题,即无辜的外来者因政治或文化差异而遭受不公正的待遇,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

最后,“在旁鹰眼睨,按剑更生嗔”形象地描绘了周围人对无辜者的冷漠与愤怒,以及对权力者的盲目服从,展现了社会中权力与正义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强烈呼唤。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政治、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道德立场。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大狱四首(其三)

洗血拚流血,鲸鱼海上横。

人方投袂起,我始奉书行。

重镇劳移节,群儿虑劫盟。

怀柔数行诏,悔过复渝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大狱四首(其四)

休唱攘夷论,东西共一家。

疏防司里馆,谢罪使臣槎。

讵我持英簜,容人击副车。

万方今一概,莫自大中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别张简唐思敬并示陈縡尚元焯(其一)

马首欲东王事亟,乘辕改北故人归。

别君泥醉杯中酒,独我愁看身上衣。

万绪一时齐扰扰,三年同客更依依。

平安寄语吾家去,为道腰支近稍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别张简唐思敬并示陈縡尚元焯(其二)

平生四海论人物,早有张、陈在眼中。

一举云霄希有鸟,频年尘土可怜虫。

试思科第定何物,长此羁贫却恼公。

归问白眉吾好友,可能追逐共云龙。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