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粉泪一行行。啼破晓来妆。
懒系酥胸罗带,羞见绣鸳鸯。拟待不思量。
怎奈向、目下恓惶。假饶来后,教人见了,却去何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好女儿·其二》。从内容上看,它描绘了一个女子清晨醒来后的微妙情感。"粉泪一行行",以泪水的痕迹暗示女子内心的哀愁;"啼破晓来妆",写她因哭泣而未能精心打扮,形象生动。接下来的"懒系酥胸罗带,羞见绣鸳鸯",通过动作和物品展现了她的慵懒与羞涩,因为连象征着夫妻恩爱的鸳鸯都让她感到难堪。
"拟待不思量",她试图让自己忘却烦恼,但"怎奈向、目下恓惶",现实的困境让她无法做到。最后三句"假饶来后,教人见了,却去何妨",表达了她矛盾的心理:即使那个人回来,她也担心自己的憔悴状态被看到,这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
整体来看,这首词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女子在情感纠葛中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女性的敏感与脆弱,以及对爱情的期待与挣扎。黄庭坚的笔触深沉而富有感情,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女性情感生活。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春去几时还。问桃李无言。
燕子归栖风劲,梨雪乱西园。唯有月婵娟。
似人人、难近如天。愿教清影常相见,更乞取团圆。
一弄醒心弦,情在两山斜叠。
弹到古人愁处,有真珠承睫。
使君来去本无心,休泪界红颊。
自恨老来憎酒,负十分金叶。
不见片时霎,魂梦镇相随著。
因甚近新无据,误窃香深约。
思量模样忔憎儿,恶又怎生恶。
终待共伊相见,与佯佯奚落。
歌罢酒阑时,潇洒座中风色。
主礼到君须尽,奈宾朋南北。
暂时分散总寻常,难堪久离拆。
不似建溪春草,解留连佳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