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八)射鱼

注矢寂不动,澄潭晴转烘。

下窥见鱼乐,恍若翔在空。

惊羽决凝碧,伤鳞浮殷红。

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箭矢静止不动,清澈湖面映照着晴天的暖色。
向下望去,能看见鱼儿快乐游动,仿佛在空中飞翔。
受惊的鱼振动翅膀,划破碧绿的水面,受伤的鱼鳞泛出深红。
这技艺足以传授给太湖的主人。

注释

注矢:静止的箭矢。
寂:安静。
不动:不移动。
澄潭:清澈的湖水。
晴转烘:晴天的温暖色彩。
窥:向下看。
鱼乐:鱼儿快乐。
恍若:仿佛像。
翔:飞翔。
惊羽:受惊振动的翅膀。
决凝碧:划破平静的绿色水面。
伤鳞:受伤的鱼鳞。
浮殷红:泛出深红色。
堪:能够。
指杯术:指点酒杯的技艺,可能指饮酒或品鉴之术。
授与:传授给。
太湖公:太湖的主人,可能指某位尊贵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江景。"注矢寂不动,澄潭晴转烘"一句中,“注矢”指的是箭一般射向水中的鱼,而“寂不动”则表现出一种静谧无声的状态。“澄潭”形容水清澈见底,而“晴转烘”则描绘了阳光透过水面照耀着河底,显得温暖而明亮。

"下窥见鱼乐,恍若翔在空"一句通过“下窥”即从水面上往下看,看到水中的鱼儿悠然自得,“恍若翔在空”则用了夸张的修辞,使人感受到鱼儿自由自在,如同飞鸟一般。

接下来的"惊羽决凝碧,伤鳞浮殷红"一句中,“惊羽”可能指的是箭突然射入水中的动静,而“决凝碧”则形容箭破水面所产生的现象。"伤鳞浮殷红"则是说鱼儿被箭击中后,鳞片飘散在水中,带着血渍显得殷红。

最后两句“堪将指杯术,授与太湖公”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技艺的传承,“堪将”意味着适合或可以,“指杯术”则是指用箭射鱼的技术,而“授与太湖公”则是说将这种技艺传授给了某位在太湖地区的尊者。

整首诗通过对江景和射鱼动作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景。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六)渔梁

波际插翠筠,离离似清籞。

游鳞到溪口,入此无逃所。

斜临杨柳津,静下鸬鹚侣。

编此欲何之,终焉富春渚。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五)笭箵

朝空笭箵去,暮实笭箵归。

归来倒却鱼,挂在幽窗扉。

但闻虾蚬气,欲生蘋藻衣。

十年佩此处,烟雨苦霏霏。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十四)舴艋

阔处只三尺,翛然足吾事。

低篷挂钓车,枯蚌盛鱼饵。

只好携桡坐,唯堪盖蓑睡。

若遣遂平生,艅艎不如是。

形式: 古风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其二)罩

芒鞋下葑中,步步沈轻罩。

既为菱浪飐,亦为莲泥胶。

人立独无声,鱼烦似相抄。

满手搦霜鳞,思归举轻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