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褒忠公墓

步出城南门,来吊褒忠墓。

墓高三四尺,棠梨已无树。

昔人重忠节,尸祝掞崇宇。

自从兵甲兴,万物散风雨。

碑为攻城炮,屋作临冲柱。

凄凉今日事,岂异金源苦。

冢傍新骨多,狼籍相撑拄。

饥乌啄人肠,飞过淮河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叶子奇的《杨褒忠公墓》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感伤的历史画面。诗人走出城南门,特意前来凭吊杨褒忠公的墓地,墓虽只有三四尺高,但原先的棠梨树已经不在,显示出岁月的沧桑。他感慨古人崇尚忠节,人们曾在此祭祀缅怀。

然而,随着战乱频起,墓地也遭受了破坏,碑石被当作攻城的武器,房屋沦为防御工事的支柱。这种凄凉景象与金源时期的苦难相似,令人深感哀痛。墓旁的新坟众多,零乱不堪,仿佛在诉说着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最后,诗人以乌鸦啄食人肠的残酷场景作结,暗示了战乱中人性的残忍和生活的艰难,以及人们对和平的渴望,飞过淮河的乌鸦似乎象征着无尽的哀愁和流离失所。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乱世的悲叹和对忠魂的敬仰。

收录诗词(32)

叶子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磊石

洞庭五月凉气多,轻风卷浪生微涡。

小船挂帆不荡桨,后船来和前船歌。

月白船头大鱼出,天青水底悬星河。

千里故人不在眼,有酒欲饮将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上院判

浩荡风云气,英雄虎豹姿。

飞霜看下令,甘雨望兴师。

破的千人骇,横戈万马驰。

虎豹开列校,龙节镇边陲。

城晓霜清角,天秋月满旗。

山河百战外,人物再生时。

细柳春营肃,崇莲夜漏迟。

威行知不犯,事定契无为。

公议皆归德,深恩欲颂诗。

自惭生也晚,况复数逢奇。

李早汾阳识,苏求太尉知。

热非炉上炙,天笑井中窥。

大业今伊始,偏城岂足羁。

会须盟券铁,勋业冠彤墀。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过严子陵钓台

公为利名隐,我为利名来。

羞见先生面,黄昏过钓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湘中怨

帝车从此去,不见帝车回。

日日登台望,湘江白浪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