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湖竹阁寺(其二)

千古清风白乐天,昔时曾此饱谈禅。

自从西阁无吟迹,惟有东坡嗣旧传。

来往祇应湖上寺,听闻误说海中仙。

我来再拜祠堂下,笑摘岩花荐井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千年的清风属于白居易,他曾在此深入研讨佛法。
自从西阁不再有他的诗篇痕迹,只有苏东坡继承了他的诗名流传。
他常在湖边寺庙来往,人们误传他是海中的仙人。
我再来这里拜谒祠堂,笑着采摘山岩上的花朵供奉在井泉旁。

注释

千古:形容时间久远。
清风:清凉的风,也指高尚的品格。
白乐天:白居易的字,唐代著名诗人。
昔时:从前,昔日。
饱谈禅:深入讨论佛法。
西阁:古代官署或文人书房的代称。
吟迹:吟咏诗文的遗迹。
东坡:苏轼的号,宋代大文豪。
嗣旧传:继承并流传下去。
祇应:只应,只在。
湖上寺:湖边的寺庙。
海中仙:传说中的海上仙人。
再拜:恭敬地拜两次,表示敬意深厚。
祠堂:供奉和纪念先人的地方。
岩花:山石上的野花。
荐:献上,供奉。
井泉:井水和泉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所作的《题西湖竹阁寺(其二)》。诗中,诗人姚勉以白居易为典,表达了对西湖竹阁寺的敬仰与感慨。首句“千古清风白乐天”赞扬了白居易的高洁品格,暗示竹阁寺曾是白居易谈禅之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次句“昔时曾此饱谈禅”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

“自从西阁无吟迹,惟有东坡嗣旧传”则转而描绘竹阁寺在白居易之后,虽然失去了诗人的吟咏足迹,但苏东坡的名声接续而来,使得这里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接下来,“来往祇应湖上寺,听闻误说海中仙”写诗人推测人们常来往于湖上寺,误将寺中的僧人当作海上的仙人,流露出对寺内神秘氛围的想象。

最后两句“我来再拜祠堂下,笑摘岩花荐井泉”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虔诚与敬意,他来到寺中礼拜,并以山花献祭,显得既庄重又亲切,富有生活气息。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和西湖竹阁寺的关联,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收录诗词(539)

姚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字:述之
  • 号:蜚卿
  •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 生卒年:1216~1262

相关古诗词

题西湖竹阁寺(其一)

入门才见万琅玕,便觉玲珑日影寒。

峰势近环檐外立,湖光更好竹中看。

烟霞古淡僧容瘦,风露清高鹤梦残。

已占两亭凉坐足,再须登阁倚栏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钓台

等閒伸脚动天文,须信乾坤系此身。

天上有星犹是客,汉庭何事肯为臣。

祇当泉石容真隐,安可文书役故人。

岂但云台高不似,钓台草木至今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题胡景颜双清堂

石滩江上一诗仙,家住双清小有天。

句里出奇超象外,人閒无事到吟边。

读骚长在滋兰畹,好客多留种秫田。

见说尚参颜乐处,今时谁似若人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族子霆伯西征录

閒味西征录,霜橙嚼鲙齑。

俊声压湖北,诗派接江西。

镇日心相忆,何时手重携。

相期一樽酒,重与叩云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