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处士胡泛见送北回两馆至南昌县界查溪兰若别

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

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

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

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

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

挥袂千里远,悲伤去住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我们把酒杯移到山间小径,设宴在查溪的阴凉处。
铺山指的是长途跋涉,查溪并非我熟悉的故乡。
心中凄凉,吟诵着新的诗句,泪水打湿了白衣。
治理郡务于我并无太多牵绊,而你的离别之情却格外深沉。
禅院古树在秋风中摇曳,连日的夜雨让空气清新沉静。
挥手告别,即使千里之遥,心中悲欢离合难以言表。

注释

移樽:搬动酒杯。
铺山曲:山间小径。
祖帐:饯行的帐幕。
查溪阴:查溪边阴凉处。
凄然:凄凉。
素襟:白衣。
郡政:郡务管理。
别情:离别之情。
禅庭:禅院。
清沈沈:清新沉静。
挥袂:挥手。
悲伤去住心:内心悲喜交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名为《抚州处士胡泛见送北回两馆至南昌县界查溪兰若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离别的深切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首句“移樽铺山曲,祖帐查溪阴”描写了送别的情景,"樽"指的是行李,"祖帐"则是古时旅行中用以遮蔽日晒雨露的车盖,这两句话生动地展现了朋友即将踏上远行的画面。

接着,“铺山即远道,查溪非故林”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即将离开熟悉环境、踏上异乡之路的感慨。这里的“铺山”和“查溪”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也象征着分别的距离和时间。

诗人在“凄然诵新诗,落泪沾素襟”中流露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深切的情感。"凄然"形容心中的哀伤,“诵新诗”是为了纪念这次别离,而“落泪沾素襟”则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悲伤之情。

在“郡政我何有,别情君独深”中,作者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示自己对于官职和政治毫无所求,只是对朋友的离去感到特别沉重。

"禅庭古树秋,宿雨清沈沈"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自然景象。"禅庭古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宿雨"则使得这一切显得更加深远和空灵。

最后,“挥袂千里远,悲伤去住心”表达了作者面对朋友离别时内心的不舍与哀愁。"挥袂"是古人行道别时的一种礼节,而"悲伤去住心"则是诗人对于这次分别无法释怀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离别之痛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70)

戴叔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 字:幼公(一作次公)
  •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 生卒年:732—789

相关古诗词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淮汴初丧乱,蒋山烽火起。

与君随亲族,奔迸辞故里。

京口附商客,海门正狂风。

忧心不敢住,夜发惊浪中。

云开方见日,潮尽炉峰出。

石壁转棠阴,鄱阳寄茅室。

淹留三十年,分种越人田。

骨肉无半在,乡园犹未旋。

尔家习文艺,旁究天人际。

父子自相传,优游聊卒岁。

学成不求达,道胜那厌贫。

时入闾巷醉,好是羲皇人。

顷因物役牵,偶逐簪组辈。

谤书喧朝市,抚己惭浅昧。

世业大小礼,近通颜谢诗。

念渠还领会,非敢独为师。

形式: 古风

花发炎景中,芳春独能久。

因风任开落,向日无先后。

若待秋霜来,兰荪共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谷城逢杨评事

远自五陵独窜身,筑阳山中归路新。

横流夜长不得渡,驻马荒亭逢故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夜坐

夜静河汉高,独坐庭前月。

忽起故园思,动作经年别。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