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大监知宗韵

万里修程占学力,色丝黄绢新组织。

只今下笔追二雅,端如养气闭千息。

公子何自知寒梅,须知三长具精识。

亭亭玉雪瑞烟晓,爱日香浮綵衣色。

自然雅韵出天姿,芝兰那肯羡玄石。

我惭姱节对俚语,炊沙镂冰竟何得。

愿君写入遂锦堂,冷蕊疏枝陪淡墨。

形式: 古风

翻译

万里行程都靠学问支撑,色彩斑斓的丝线织就新的图案。
如今提笔追寻古风雅韵,如同深呼吸般凝神静气。
公子怎能了解那寒冬中的梅花,要知道它具备了高洁的品质和深刻的理解。
清秀如玉的梅花在晨雾中显得祥瑞,阳光下香气四溢,与彩衣相映生辉。
自然的高雅韵味源于天性,兰花怎会羡慕那些平凡的石头。
我惭愧自己高尚的节操面对粗俗的语言,雕琢文字如同炊沙镂冰,难以企及。
希望你将这梅花之诗录入华丽的堂室,让它陪伴着淡墨,点缀疏落的枝头。

注释

修程:学问的积累。
色丝黄绢:色彩斑斓的丝线。
二雅:古代的雅诗。
养气:聚精会神。
寒梅:寒冬中的梅花,象征坚韧。
三长:指人的三种美德:志向、才智、品行。
玉雪:形容梅花洁白如玉。
綵衣:彩色的衣服。
自然雅韵:出自本性的高雅韵味。
芝兰:比喻有德行的人。
俚语:通俗的民间语言。
炊沙镂冰:形容创作艰难。
遂锦堂:华丽的堂室。
冷蕊疏枝:梅花的花朵稀疏,形容其清冷孤傲。
淡墨:清淡的墨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和赵大监知宗韵》。诗中,诗人以万里行程比喻学问的积累,赞美了赵大监的才情,说他的文章如同黄绢新织,富有雅致。他称赞赵大监的文笔能媲美古代的优秀诗篇,如《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并提及其文风犹如养气凝神,深沉内敛。

诗人接着以“寒梅”为喻,赞赏赵大监的品格高洁,具有独特的见解和见识。他笔下的文字如玉雪般清新,香气四溢,与彩衣相映生辉,显示出自然的高雅韵味。诗人自谦自己的文字相比赵大监略显粗陋,但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并希望赵大监的作品能被珍藏在华丽的锦堂之中,与淡墨相伴,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赵大监的文学才华和高尚品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和赵从道赋菜畦春富贵(其一)

多生菜气粥鱼僧,味菜还如好色登。

戏学挑根和露煮,正堪摘稻配香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和赵静乐梅韵(其二)

司寒驾天骋轨力,冻合冰蚕不成织。

皮肤皲瘃雪满衣,真人恬漠与道息。

一花挺出万木僵,其友松筠乃能识。

清香远到惟德馨,素质自持无异色。

春工着意嫔众卉,用物精多老苍石。

耄红飞尽蜜房深,佳处暗为蜂翅得。

谁知竹外一枝好,千载垂芳在诗墨。

形式: 古风

和赵静乐梅韵(其一)

伊祁作春私帝力,司花女课千机织。

月四十五以为功,化工何尝停半息。

老梅偃蹇傲众芳,一钱轻视程不识。

和羹肯为媚灶计,望林祗笑欲炙色。

莓苔被服当文绣,冰雪定交过金石。

静乐先生大雅韵,始信清名不虚得。

政须草圣传新篇,安得张颠首濡墨。

形式: 古风

和虚斋劝农十诗(其九)

老黠山灵具六通,解将苍狗护奇峰。

虚斋自有青囊眼,却笑景纯书未工。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