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老挽辞

已矣九泉归,嗟君值短期。

胸襟遗草在,孝友阖门悲。

学谢生前用,名多没后知。

幽冥当自慰,造物本无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挽辞《石经老挽辞》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对逝者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逝者品德与精神的赞美。

“已矣九泉归”,开篇即以“已矣”二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九泉归则暗示逝者已离世,进入另一个世界。“嗟君值短期”,接着抒发了对逝者生命短暂的惋惜之情,值短期则强调了逝者生命的短暂与不圆满。

“胸襟遗草在,孝友阖门悲。”这两句转而赞颂逝者生前的品德与行为。遗草在表明逝者留下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遗产,更有精神层面的财富——他的胸襟、他的孝顺与友爱。阖门悲则描绘了家人因失去这样一位充满爱心与智慧的亲人而感到的深切悲痛。

“学谢生前用,名多没后知。”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评价逝者。学谢生前用,意味着逝者在生前通过学习与努力,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也对周围的人产生了积极影响;名多没后知,则指出逝者在世时可能并未广为人知,但其影响力和价值往往在去世后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和铭记。

“幽冥当自慰,造物本无私。”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的安慰与对自然法则的理解。幽冥当自慰,意味着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应当得到安宁与慰藉;造物本无私,则体现了对宇宙自然规律的尊重,暗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非结果,逝者虽已离去,但其精神与影响将永远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评价,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又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死、道德与自然法则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1176)

韦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 字:子骏
  • 籍贯:钱塘
  • 生卒年:公元一0五三年

相关古诗词

咏唐史.李卫公

能作膏肓遗萧辅,更于西北振威雄。

若非明主矜羸老,几向高丽弃旧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咏唐史.李英公

威加突厥胜长城,药赐须灰感圣情。

垂没训言非不虑,奈何坟土竟遭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咏唐史.尹思正

执笔威踰知一杖,忤权活得月将身。

位终八座非为幸,埋戟相符岂不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咏唐史.李朝隐

拽宦鞭奴蔑贵权,当时风骨愯衣冠。

及为御史声名减,岂是官高便欲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