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岩次陈户部嘉言

师子逾江漫作奇,此山真有物司之。

悬藤不与云俱化,浮石应随鸟共驰。

郡将游来曾易榜,民曹别去肯留诗。

山僧莫讶登临晚,日落高天为我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名为《叫岩次陈户部嘉言》。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座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首联“师子逾江漫作奇,此山真有物司之”开篇即点出主题,以“师子”比喻山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的雄伟壮观。接着,“此山真有物司之”则表达了诗人对山的敬畏之情,认为山中自有守护其灵性的神秘力量。

颔联“悬藤不与云俱化,浮石应随鸟共驰”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象。藤蔓悬挂在峭壁之上,与飘渺的云朵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山的险峻,也暗示了生命的坚韧不屈。而“浮石应随鸟共驰”则通过动态的意象,展现了山中生物和谐共存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赞美。

颈联“郡将游来曾易榜,民曹别去肯留诗”转而描述了山的历史文化。这里提到的“郡将”和“民曹”是古代官职名称,意味着山曾是文人墨客游览之地,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痕迹。邵宝在此表达了对这些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相融合的感慨。

尾联“山僧莫讶登临晚,日落高天为我迟”则是诗人对山僧的邀请,希望他们不必因时间而感到遗憾,因为即使是在日落时分,高天也会为他们停留,寓意着山中景色之美,无论何时都能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这一句充满了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展现了邵宝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吴宁庵转南京学士二首(其一)

山水江南是旧游,公来谁不拟仙舟。

高陵云护钟山晓,清禁星连阁道秋。

新制有词全逼汉,旧章无恙正从周。

封君老向荆溪上,十日三书慰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闻吴宁庵转南京学士二首(其二)

清风每有江东兴,此地我知公欲来。

天上灵槎连震泽,人间嘉树近蓬莱。

风云长护宣麻署,日月遥临视草台。

闻道老槐当卧阁,北扉回首是三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张家湾东遇王参政德华

晋溪北上我南游,潞水东头半日留。

何处可忘君父念,此行须为庙堂谋。

百年雅颂知能夏,千里歌讴望有秋。

指日王师收战绩,勿言江左旧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释菜濂溪书院贻王佥宪景昭

一脉濂溪万古天,江州名自道州传。

有神真与泉俱活,无象还留月自圆。

将济晚舟犹滞在,未成春服已悠然。

东风昨报新消息,许我重栽玉井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