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舜山后牛迹石

耕凿连云磴,蹄痕见福衡。

泣天伸养志,喘月藉留名。

纪凤仪同美,歌麟趾并荣。

胜遗方寸地,风动后人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耕生活中的一个场景,通过对牛迹石的描写,展现了先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耕凿连云磴,蹄痕见福衡。”开篇即以“耕凿”二字点明主题,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连绵起伏的山地上辛勤耕作的情景。牛蹄所踏之处,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仿佛是通往丰收的路标,象征着农耕文明的智慧与力量。

“泣天伸养志,喘月藉留名。”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牛的敬仰之情。在古人眼中,牛不仅是劳作的伙伴,更是承载着人类希望与梦想的使者。它们在天边哭泣,似乎在诉说着对大地的养育之恩;在月光下喘息,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了历史与文化的印记。

“纪凤仪同美,歌麟趾并荣。”这里运用了凤仪麟趾的典故,凤和麟都是传说中的祥瑞之兽,象征着吉祥与美好。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牛的赞美,认为它们如同凤和麟一样,为大地带来了繁荣与和谐。

“胜遗方寸地,风动后人耕。”最后两句总结全诗,强调了这片土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眼前的耕作,更在于它能够传承给后代,成为他们继续耕耘的基础。风动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流动,也寓意着知识、文化和精神的传递,激励着后来的人们继承先辈的智慧,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农耕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以及对劳动人民勤劳与奉献精神的崇高颂扬。

收录诗词(5)

魏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牡丹

中国名花异国香,花开得地更芬芳。

才呈冶态当春昼,却敛妖姿向夕阳。

雨过阿娇慵粉黛,风□□□□□□。

□□□□□□□,□□□□□□□。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览陈拾遗文集

郪中好事人,家藏君十轴。

馀来多暇日,借得昼夜读。

意气高于头,冰霜冷人腹。

就中《大雅》篇,日日吟不足。

生遇明皇帝,君臣竟不识。

沉湮死下位,我辈更莫卜。

射洪客来说,露碑今已踣。

剜刓存灭半,势欲入沟渎。

寓书托宰君,请为试摩拭。

树之四达地,覆碑高作屋。

愤君死后名,再依泥沙辱。

世路重富贵,婉娩好眉目。

文学如君辈,安得足衣食。

不死横路渠,为幸已多福。

我有平生心,推残不局促。

揖君盛年名,万钟何足禄。

量长复校短,凫胫不愿续。

悲君泪垂颐,云山空蜀国。

形式: 古风

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

步出县西郊,攀萝登峭壁。

行到蕊珠宫,暂喜抛火宅。

羽帔请焚修,霜钟扣空寂。

山影落中流,波声吞大泽。

北厢引危槛,工部曾刻石。

辞高谢康乐,吟久惊神魄。

拾遗有书堂,荒榛堆瓦砾。

二贤间世生,垂名空烜赫。逸足拟追风,祥鸾已?翮。

伊馀诚未学,少被文章役。

兴来挥兔毫,欲竞雕弧力。

虽称含香吏,犹是飘蓬客。

薄命值乱离,经年避矛戟。

今来略倚柱,不觉冲暝色。

袁安忧国心,谁怜鬓双白?

形式: 古风

灵岩寺

碧峰顶上开禅坐,纵目聊穷宇宙间。

白日才离东海底,清光先照户窗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