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峰顶观云海歌

我昔太华骑茅龙,高登明星玉女峰。

飙车雷轰五千仞,下视云海开重重。

后游嵩岳并恒岱,闲值零雨迷春冬。

周流四荒眇何极,复此南服群山宗。

夏首来登晓观日,略比日观称奇逢。

岂知祝融最高处,更苦云雨千重封。

岳灵飞精铸元气,云海一变舒晴容。

太阳开时金在镕,长风鼓处云相冲。

岳南岳北两嘘吸,树头树底遥弥缝。

南海先成云漾浓,兜罗锦网堆髼松。

湘流五转忽尽失,但睹壑皱来溶溶。

倏如鱼鳞叠不尽,界以墨色豪回峰。

渺然随风似远适,更漾北海知何从。

净扫长天祇碧落,平铺匹练如吴淞。

洞庭波涛远莫接,侧耳近若闻汹汹。

自北而南忽倒漾,大云海合琉璃钟。

圆镜千寻彻上下,琼田万里铺纵横。

祝融峰高耸螺髻,青石坛古蟠虬松。

松从坛侧亦倒挂,放我石上支孤筇。

风意捎云云态慵,一尖远视青芙蓉。

忽然横峰小露脊,如鱼戏水方噞喁。

飞来石船在何许,恍欲飞去还无踪。

苍茫变现讵可极,真令荡我平生胸。

奇观人生谅有数,幽赏物外知谁供。

倒尝佳境似得蔗,近想堂密非无枞。

素履幽贞聊坦坦,朋从思虑奚憧憧。

少文名山愿颇遂,向禽空谷音还跫。

桑田沧海任幻相,仁山智水留欢悰。

昔游低徊自惺松,云岚变灭余蒙茏。

上封归来日未暮,一声已动天门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冯敏昌的《祝融峰顶观云海歌》描绘了作者在祝融峰顶观赏云海的壮丽景象。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云海的变幻莫测和壮观气势。

首句“我昔太华骑茅龙”,诗人回忆自己曾驾驭仙龙游历华山,形象地开启了他的旅程。接下来,“飙车雷轰五千仞”形容云海翻腾如疾风雷鸣,直上五千仞高峰,显示出其磅礴的气势。诗人从高处俯瞰,“下视云海开重重”,云海层叠,如同天地间的重重门户。

“后游嵩岳并恒岱”至“湘流五转忽尽失”,诗人游历了嵩山、恒山等地,感叹自然之广阔无垠。在祝融峰,他欣赏到夏日黎明的日出奇景,与泰山的日观峰相比毫不逊色。然而,峰顶的祝融峰却被重重云雾封锁,增添了神秘感。

“太阳开时金在镕”至“侧耳近若闻汹汹”,诗人细致描绘了云海在阳光照耀下的变化,以及风吹过时的动态。云海如熔金般灿烂,又如波涛汹涌,展现了大自然的韵律之美。

“自北而南忽倒漾”至“大云海合琉璃钟”,诗人运用瑰丽的比喻,将云海比作琉璃钟,描绘出云海的浩渺与透明。云海的上下连通,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万里琼田。

“祝融峰高耸螺髻”至“风意捎云云态慵”,诗人赞美祝融峰的秀美和青石坛的古老,以及松树倒挂的独特景象,给人以宁静与超脱之感。

最后,“苍茫变现讵可极”至“向禽空谷音还跫”,诗人感慨自然的无穷魅力,以及此次游历对自己心境的洗涤。他期待更多人能共享这样的幽雅之境,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7)

冯敏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岣嵝峰作

衡峰首回雁,临江初不高。

岣嵝特骞鹏,峨峨插云涛。

兹岳信神奇,兹峰益雄惊。

崔巍切云冠,奋迅腾溟鳌。

还疑金铜仙,摩天出蟠桃。

其下干青莲,跗萼相周遭。

栝柏斧不尽,云雷数来鏖。

未论祝融尊,且放兹峰豪。

繄昔怀襄时,洪波莽天滔。

神禹伤父功,血马登山号。

日照绣衣梦,霞开金简韬。

地络已得要,天紫兹告劳。

奇文秘龙鸾,光气惊猿猱。

昌黎昔穷搜,先笑后号咷。

历本谁窃摹,千钧延一毫。

兹来叹冥茫,祇拟欢游遨。

凌峰采石药,触兴歌诗骚。

绝顶还一登,八极直翔翱。

松风吹我行,天籁纷嘈嘈。既已辞樊笼,何用餔■糟。

形式: 古风

送饶三试吏江西兼寄彭秋潭

长杨溪水流涓涓,千曲百折奔长川。

东汇清江复东注,彭蠡大泽吞江天。

江天茫茫几千里,十载高歌寄燕市。

未奉长安一囊粟,且吸江西一口水。

章贡交流春水长,双姑昨已嫁彭郎。

停船为问江州客,听罢琵琶泪几行。

形式: 古风

送罗肯堂同年归九江

沔口经年住,浔阳一望通。

薄田无乐岁,瘦骨易秋风。

有客如张禄,何人似孔融。

片帆归去好,萧瑟对江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长生殿

天上人间思渺茫,骊山星月映霓裳。

千秋未了来生愿,百劫难消此夜香。

银汉迢迢怜对影,金钗密密誓回肠。

楼东亦有承恩处,可记珍珠一斛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