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三首(其一)

柴门如画映山隈,窈窕轩窗向水开。

想见幽人清彻骨,松阴翠竹竹阴梅。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简陋的木门仿佛画一般映衬在山脚边,
轩敞的窗户朝着水面敞开,显得深幽而雅致。

注释

柴门:简陋的木门。
如画:像画一样。
山隈:山脚边。
窈窕:深幽、雅致。
轩窗:宽敞的窗户。
向水开:朝着水面敞开。
幽人:隐居的人。
清彻骨:心境清澈透彻。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
翠竹:青翠的竹子。
竹阴梅:竹林中的梅花。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居生活的诗,语言优美,意境幽远。开篇“柴门如画映山隈”即设定了一种隐逸于深山之中的情景,"柴门"本身就带有一种简朴自然的感觉,而这里将其比作"如画",不仅强调了柴门的美丽,更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境界。紧接着“窈窕轩窗向水开”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安逸,"轩窗"一词常用来形容深邃的窗户,而这里还特别强调其"向水开",可见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

中间两句“想见幽人清彻骨,松阴翠竹竹阴梅”则是对山中隐者的想象。"幽人"即隐逸之士,而"清彻骨"则形容其性情的高洁,这里的"清"不仅指肉体上的清净,更包含了精神层面的纯净。下句“松阴翠竹竹阴梅”则是对山中景色的一种描绘,"松阴"、"翠竹"和"竹阴梅"共同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又不失清幽的自然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美好景色无限的情感。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雪中过伊南

低阴漠漠水漫漫,杨柳如丝不忍看。

见说山前风更恶,杏花无处避春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道中题梅

山家梅树出疏篱,好客慇勤折一枝。

直是老来风味薄,而今相遇可无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简辨老

晚风吹叶满溪流,落日孤云万里秋。

径欲五湖寻范蠡,醉携西子上扁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湘园

当年此地勤花竹,景物方成姓又移。

尽爱芙蓉照秋水,倚风怀往亦多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