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九)

窗明窗暗篆烟馡,珍重晨光与夕晖。

东院斋钟披被坐,南城严鼓岸巾归。

几人霜滑骑朝马,何处灯残织晓机。

懒里若承三昧力,始知忙里事俱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明亮的窗户映照着篆刻的香烟缭绕,珍视早晨和傍晚的阳光。
在东院的佛堂里,披着被子坐着听斋钟,傍晚时分,听到南城的严肃鼓声,便整理衣巾回家。
有多少人在寒冷的早晨骑马赶往朝廷,又有多少人在深夜的灯光下纺织准备黎明的工作。
在慵懒中若能感受到禅定的力量,才明白忙碌中的事务并非真正的价值所在。

注释

窗明:明亮的窗户。
篆烟:篆刻的香烟。
珍重:珍视。
晨光:早晨的阳光。
夕晖:傍晚的阳光。
东院:东院的佛堂。
斋钟:寺庙里的钟声。
披被坐:披着被子坐着。
南城严鼓:南城的严肃鼓声。
岸巾:整理衣巾。
霜滑:寒冷。
骑朝马:骑马赶往朝廷。
织晓机:纺织准备黎明的工作。
三昧力:禅定的力量。
忙里事:忙碌的事务。
俱非:并非真正的价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和傍晚时分的生活情景,以及对忙碌生活的反思。"窗明窗暗篆烟馡"写出了室内点燃香篆,烟雾缭绕的静谧氛围,窗明暗对比,暗示时光流转。"珍重晨光与夕晖"表达了诗人对早晨和黄昏美好时光的珍视。

"东院斋钟披被坐"描绘了诗人披衣而坐,聆听寺庙的斋钟声,显示出他的虔诚和宁静。"南城严鼓岸巾归"则写他在听到远处城楼的更鼓声后,整理衣帽准备回家,生活节奏井然有序。

"几人霜滑骑朝马"描绘了早朝官员们在寒霜中赶路的情景,"何处灯残织晓机"则转向了勤劳的妇女们在黎明前忙碌纺织的场景。这两句展现了社会生活的繁忙景象。

最后两句"懒里若承三昧力,始知忙里事俱非"是诗人的心灵感悟,他认为在懒散中若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就会明白忙碌中的纷扰并非生活的全部,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深度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八)

经过扫轨但幽栖,巢稳林深寄一枝。

栗里归来窗下卧,香山老去病中诗。

东风马耳尘劳后,半夜鸡声睡熟时。

俯仰平生尽尘迹,恰如腷膊几枰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七)

炭熟香浓石鼎煨,人言小閤是春台。

蕉心翠展一冬在,梅藟粉融连夜开。

肃肃九冰妨发育,温温三火护恢台。

养生此外无遗说,梨枣元须趁暖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六)

俗情如絮已泥沾,因病偷閒意属厌。

鹏鴳相安无可笑,熊鱼自古不容兼。

灰藏榾柮多时暖,雪压蔓菁满意甜。

温饱闭门吾事办,异时书判指如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丙午新正书怀十首(其五)

厉风翻海雪漫天,百计逃寒息万缘。

稳作被炉如卧炕,厚裁绵旋胜披毡。

尊前现在瞢腾醉,饭后无何烂熳眠。

斟酌出门高兴尽,从教閒却剡溪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