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城碌碌负鱼符,尺五家园好坦途。
可惜光阴迷簿领,漫无惠露到樵苏。
鸡豚小社元相接,鸥鹭新盟不敢渝。
莫话弹冠仍结绶,祇宜袯襫与夫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山城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首句“山城碌碌负鱼符”,形象地展现了官场的忙碌与奔波,鱼符是古代官员身份的象征,此处暗示了诗人作为官员的忙碌与辛劳。接着,“尺五家园好坦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现实形成对比。
“可惜光阴迷簿领,漫无惠露到樵苏。”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百姓生活的关注。簿领指官府文书,这里比喻繁重的工作,而“惠露到樵苏”则比喻施恩于民,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有效为民谋利的遗憾。
“鸡豚小社元相接,鸥鹭新盟不敢渝。”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如鸡豚之社、鸥鹭之盟,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坚守与承诺。
最后,“莫话弹冠仍结绶,祇宜袯襫与夫须。”这两句以反问和祈使语气结束,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浮华的不屑,以及对朴素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官场与理想生活之间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真实、简单生活的渴望。
不详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衒石难夸和氏场,挥犀久避盖公堂。
笔端风雨真无敌,纸上寒温细作行。
结屋竞传千亩竹,奉祠聊对一炉香。
朝中环赐无虚月,遥想眉黄已效祥。
山城寂寂簿书稀,梅际春风一夜归。
忽喜烹鱼中有得,恍然挥麈久相违。
折腰岂爱蕲州竹,问汉须寻织女机。
奇绝黄山待佳句,何时小雨湿征衣。
叹息和州事,腥膻未易除。
惊涛饮胡马,壮士葬江鱼。
列戍俱奔命,斯民不奠居。
元戎犹拥钺,资斧定何如。
鼎立淮南将,胡来竞退师。
折冲潜白羽,告捷闹黄旗。
已报瓜洲败,还惊采石危。
边防恃天堑,百万岂熊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