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渔隐生活的画卷。词人通过“藕花千顷,桃花一棹”开篇,营造出一片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渔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接下来,“又开残、白蘋红蓼”,既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描写,也暗含着对生活变迁的感慨。
“随意风帆,任南北东西都好。”这两句表达了渔人随波逐流、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精神。接着,“计生涯、此中粗了”,词人认为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满足,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追求的淡泊。
“停桡近浦,收纶斜照。”描绘了渔人在夕阳下收起钓竿,准备归家的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和谐。紧接着,“且休论、得鱼多少。”一句,词人不再计较收获的多寡,而是享受过程本身,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观。
“换酒归来,拚一觉、醉眠忘晓。”在结束一天的劳作后,词人选择以饮酒来放松心情,然后沉沉睡去,直到天明。这种生活方式,既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也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时间的珍惜。
最后,“这襟怀、尽堪娱老。”词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满意和对未来的期待,认为它足以让他在年老时也能保持愉悦的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渔隐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单、自由、和谐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