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尖山下最佳处

林泉何处养疏慵,准拟移家占一峰。

木未饱霜浓过夏,水初收潦净于冬。

山阴白昼疑天雨,潮响黄昏杂寺钟。

一事病夫犹当意,茯苓根护万年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马思赞的《大尖山下最佳处》描绘了一幅山居隐逸的生活画面。首句“林泉何处养疏慵”,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疏慵"二字透露出其不拘小节、超脱世俗的心态。次句“准拟移家占一峰”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山中觅得一处静谧之地的愿望。

接下来的两句“木未饱霜浓过夏,水初收潦净于冬”,通过写树木经历霜寒和夏季雨水的洗礼,以及冬季水势消退的景象,展现了山间四季的变化,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观察。

“山阴白昼疑天雨,潮响黄昏杂寺钟”描绘了山间独特的景致,即使在白天,山色阴沉也会让人误以为下雨,而潮汐声在黄昏时分与寺庙钟声交织,增添了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诗人以“一事病夫犹当意,茯苓根护万年松”作结,表达了自己虽身为“病夫”,但对山中自然环境的呵护和欣赏,尤其是对茯苓根保护千年松树的想象,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

马思赞(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横山蛟潭同朱十彝尊赋

积铁立千仞,行人堕苍黑。

危风动山根,侧见雷雨入。

阴厓闭长廊,鬼火白日出。

视听惊心魂,峰峦俯突兀。

微涓滴松枝,清响久寂历。

爱兹丛薄深,栖迟慰晨夕。

庶不孤愿言,超然慕畴昔。

形式: 古风

渡浙江别陆处士圻

悽恻临歧路,苍黄对远天。

春风官舍柳,暮雨石林烟。

樯燕来还去,山云断复连。

今宵何处泊,愁坐扣离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鹤洲看梅同李人表

地近裴休宅,人称太守园。

风烟湖上郡,橘柚水边村。

细路垂藤碍,欹沙带雨浑。

梅花飞不尽,香雪满庭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忆湘湖

菱叶初肥稻叶黄,茅椽八九在中央。

日斜驱犊笆篱外,水落叉鱼略彴旁。

云阵半浮山面白,竹风时作雨声凉。

秋来更有牵情处,紫蟹黄鸡恣意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