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西施山戏占》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通过对比鲁国君臣与越王勾践对西施的不同态度,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心理和时代背景。
首句“鲁国君臣燕雀娱”,以“燕雀”比喻鲁国君臣的平庸与浅薄,暗示他们在面对重大历史事件时的无知与轻视。接着,“共言尝胆事全无”进一步强调了鲁国君臣在面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时的忽视与遗忘,表现了他们对历史教训的漠视。
接下来,“越王自爱看歌舞”描绘了越王勾践的生活态度,他沉迷于享乐,不思进取,这与鲁国君臣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不信西施肯献吴”则揭示了越王对美女西施的利用与策略,他通过西施作为外交手段,最终成功说服吴王夫差,导致吴国灭亡的历史结局。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人物在面对重大抉择时的不同态度及其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教训的深思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