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二)

初三十一,上上大吉。中九下七,有口挂壁。

双林傅大士儒履道冠,蒋山梁宝公剪刀曲尺,笑倒生公台畔石。

形式: 偈颂

翻译

初三年级十一,非常吉祥。中九下七,像口形挂在墙上。
双林的傅大士穿着儒士的鞋子,头戴道冠,蒋山的梁宝公手持剪刀和曲尺,笑声让生公台边的石头都倾倒了。

注释

初:开始。
三:数词,指第三。
十:数词,指十。
上上:非常,极好。
大吉:非常吉祥。
中:中间。
九:数词,指九。
下:向下。
七:数词,指七。
口:形状像口。
挂:悬挂。
壁:墙壁。
双林:地名,可能指佛教中的两位圣者。
傅大士:可能指傅大士,古代高僧。
儒履:儒士的鞋子,表示身份。
道冠:道士的帽子,象征道教修行。
蒋山:地名,即南京的钟山。
梁宝公:可能指梁宝公,历史人物或传说中的高人。
剪刀曲尺:工具,象征智慧或技艺。
笑倒:大笑到倒下,形容笑声强烈。
生公台:历史遗迹,与佛教故事有关。
石:石头,这里可能比喻静默或不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心月的作品,以独特的形式表达了一种禅意和机锋。"初三十一,上上大吉",这里的数字游戏可能象征着时间轮回或事物的排列有序,暗含吉祥之意。"中九下七,有口挂壁",数字组合隐喻深奥,口形如挂壁之物,可能暗示言语或智慧的悬空显现。

"双林傅大士儒履道冠,蒋山梁宝公剪刀曲尺",这里借用了佛教故事,傅大士和梁宝公都是高僧,"儒履道冠"与"剪刀曲尺"形成对比,寓意修行者的平凡生活与智慧的锐利。"笑倒生公台畔石",生公是东晋名僧,此处以石被笑声打动,形象地描绘出佛法的感染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数字游戏和典故,寓言般地传达了禅宗关于超越世俗、领悟真理的意境,体现了禅师的机智与禅修的超脱。

收录诗词(382)

释心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九十九)

知之而行,见之而止,对面白云千万里。

言中定旨,语外明宗,一重一重复一重。

斯门寂寂无关锁,清坐不知谁与同。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九十七)

二千年前,灵山付嘱品。二千年后,吴地流通分。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九十六)

与么也在我,不与么也在我。

明眼汉担拄杖绕天下横行,为什么透这些子不得。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九十三)

一句子,有时坐断乾坤笼罩今古,有时风高月冷海晏河清,有时变化晦明兴云致雨。

今日总抛向面前,切不得世谛流布。

形式: 偈颂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