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暮蝉萧瑟下斜阳,已似茅檐气味长。
团扇未须忧弃置,竹奴犹可助清凉。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的景象。诗人以“暮蝉萧瑟下斜阳”开篇,巧妙地将蝉鸣与夕阳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已似茅檐气味长”一句,通过比喻,将这种凉爽的感觉比作茅屋中特有的气息,既形象又富有生活气息。
后两句“团扇未须忧弃置,竹奴犹可助清凉”,则进一步深化了夏日消暑的主题。诗人以团扇和竹子为喻,表达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有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感到凉爽舒适。其中,“竹奴”一词尤为有趣,将竹子拟人化,赋予其帮助人们降温的角色,既幽默又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凉爽感受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消暑方法的巧妙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在炎炎夏日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望。
不详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少年乐事未全谙,疾病侵凌已不堪。
尚喜步兵频入梦,梦中犹复似曹南。
竹林还往风流绝,剡县交游气味疏。
今代高人多惜费,千金未抵一行书。
雨映烟笼万竹蟠,枯条高下不堪看。
非干秋后多霜露,自是芙蓉不耐寒。
去马来舟绝往还,此中情味却相干。
明年知是明寒食,待约花梢月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