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太夫人拜扫先茔季直弟有诗因次其韵

东郊云气晓疏疏,十里相携霁色初。

林幄尽头闻杜宇,荇丝深处见王馀。

提壶相劝仍沽酒,扶杖来观或荷锄。

不向如皋閒射雉,真成一笑粲潘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东方郊野晨雾稀疏,雨后十里的景色刚刚开始晴朗。
穿过树林深处,听到杜鹃鸟的叫声,水草丛中还能看到王馀鱼的身影。
提着酒壶互相劝酒,有的扶着拐杖前来观赏,有的扛着锄头劳作。
不再像在如皋那样悠闲地射猎野鸡,这真是个欢笑满溢的场景,如同潘岳乘车出游般快乐。

注释

东郊:指城市的东部郊区。
晓疏疏:清晨的云雾稀疏。
霁色:雨后的晴朗天空。
杜宇:杜鹃鸟。
王馀:古代一种水生植物,此处代指池塘。
提壶:提着酒壶。
潘舆:古代的一种轻便车,比喻欢乐的出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与家人一同前往东郊扫墓的场景。"东郊云气晓疏疏",寥寥数笔勾勒出晨雾轻薄、天空渐明的清新景象。"十里相携霁色初",写出一行人沿着十里长路,沐浴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中,气氛温馨而宁静。

接着,诗人通过"林幄尽头闻杜宇,荇丝深处见王馀",描绘了树林深处鸟鸣声声,以及水边荇菜茂盛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墓地周边的生机与宁静。"提壶相劝仍沽酒,扶杖来观或荷锄",则描绘了家人间互相劝酒、扶老携幼共同参与祭扫的亲情画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

最后,"不向如皋閒射雉,真成一笑粲潘舆",诗人表示没有像古代那样随意射猎,而是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活动,这使得整个扫墓过程更显得和谐而欢愉,以潘舆之典故,寓含着家族团聚的欢乐和对祖先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宋代家庭扫墓的风俗,展现了浓厚的家庭亲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对家族文化的传承。

收录诗词(864)

喻良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侍太孺人由安国过贤沙至凤池

板舆多乐事,沙路及晴时。

约略瞻龙卧,逶迤到凤池。

匏樽细斟酌,华发足遨嬉。

此意安仁解,曛酣更赋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侍亲由三山还东阳

南雪不到地,玄冬偏满山。

春风仍料峭,綵袂正斓斑。

广厦千间静,虚空一宿閒。

此身如羽翼,飞倦始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参议李郎中见和次韵奉酬

顷岁题名曲江院,及肩曾许亚宫墙。

胸中阔贮云梦泽,笔下浓薰班马香。

省直旧沾衾半白,除书行见纸新黄。

和篇如出少陵手,谁谓无心赋海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叔度贤良再用游字韵见贻复次韵谢之

夕郎分阃镇东秋,幕下挥毫秦少游。

一代风流今不泯,百年文物尚堪求。

交情莫逆人谁似,吟事方殷岁又遒。

他日约君为伯仲,三间瓦屋住东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