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与习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
首句“馀闰推迁岁已新”,以余闰之说引出时间的更迭,暗示着旧岁的结束与新年的开始。接着,“青阳不待月加寅”一句,巧妙地将春日的温暖与生机比作不需等待月相变化的“青阳”,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到来。
“朔风卷雪寒催腊,和气消冰早变春”两句,通过对比朔风与和气,描绘了从冬至春的过渡过程。朔风卷起雪花,预示着严冬的寒冷;而和气则逐渐融化冰雪,预示着春天的临近。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替,也蕴含了自然界中冷暖交替、生生不息的哲理。
“细饼堆盘随旧俗,磔牛当路乐村民”两句,描绘了立春时节的传统习俗。细饼象征着祈福与团圆,村民在道路上磔牛祭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敬仰,也表达了对未来一年的美好祝愿。这两句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民间淳朴的风俗习惯与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
最后,“流光衮衮催人老,心地閒来只任真”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流光衮衮,岁月匆匆,让人感到生命的短暂与珍贵;心地闲来,只任真性情,意味着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真实的心,珍惜当下,活出自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自然景观、传统习俗及人生哲理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自然与时间的独特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