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教授致仕还江东

积学今成老,遗荣不待年。

归心彭蠡外,客思蓟门前。

孤棹随飞鸟,长河合暮蝉。

知几诚可尚,忽别独悽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学术生涯积累深厚后,选择退休归隐的生活状态。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积学今成老”,点明了主人公通过长期的学术研究,如今已步入老年。接着,“遗荣不待年”一句,表达了他不追求名利,淡泊名利的态度,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归心彭蠡外,客思蓟门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描绘了主人公离开繁华都市,回归自然的心境;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一种怀念与不舍。彭蠡,即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象征着宁静与归宿;蓟门,则可能指北方边塞之地,代表了过去的生活与经历。

“孤棹随飞鸟,长河合暮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独的画面。主人公乘一叶小舟,随着飞翔的鸟儿漂泊于长河之上,傍晚时分,蝉鸣声与河水的流淌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氛围。这一景象既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也暗示了他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感慨。

最后,“知几诚可尚,忽别独悽然”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知几,意为知道事物发展的关键时机或趋势,此处可能是指主人公对人生道路的洞察与抉择。然而,在即将告别过去,踏上新的生活旅程之际,内心难免会感到一丝凄凉与不舍。这既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是对未来未知生活的期待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隐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学术、自然与人生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61)

程钜夫(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又号远斋。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因受元世祖赏识,累迁至集贤直学士,并参与编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 号:雪楼
  • 籍贯:建昌(今江西南城)
  • 生卒年:1249年—1318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解安卿石假山

夜瞻光怪昼生辉,数尺嵌岩旧见稀。

欲献楚王忧刖足,怕逢织女误支机。

斜当明月偏宜照,近逼红尘不敢飞。

中庆堂中蓬岛客,相看不觉恋柴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江小景

翠柳红桃春满天,鸳鸯鸂鷘乱平川。

东风阅遍閒花草,惟有人无再少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戴道士住天台

君承恩命住天台,万壑千峰绕绛台。

门外霞川浮溟涬,杯中云海接蓬莱。

时同野鹤看桃去,或领山猿采药回。

三十年前吾亦到,旧题应入白云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重送戴道士

被命将居越,扁舟指会稽。

海云迎棹起,江月照人低。

有道蟠龙虎,无生混鹜鸡。

霞川随处是,何必武陵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