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月色明皎与诸子宿雷峰祝天和尚

半壁飞花照佛灯,石幢不动自崚嶒。

松檐百尺浑巢鹤,竹榻一庭惊定僧。

如此山川常欲睡,故将心目夜重登。

明朝荐取无言偈,香雪蒙头答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月色下的雷峰塔,以及与之相伴的自然景致与僧侣生活,充满了禅意与宁静之美。

首联“半壁飞花照佛灯,石幢不动自崚嶒”以“飞花”和“佛灯”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飞花在月光下轻舞,仿佛是佛光的映照,而石幢虽静默不动,却自有一种峻峭挺拔的姿态,暗示着内心的坚定与超然。

颔联“松檐百尺浑巢鹤,竹榻一庭惊定僧”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禅意。松树高耸,鹤栖其上,象征着高洁与自由;竹榻之旁,僧人静坐,似乎被这自然美景所触动,心灵得以平静。这里通过鹤与僧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颈联“如此山川常欲睡,故将心目夜重登”表达了诗人对这山川美景的深深迷恋,即使在夜晚也难以忘怀,于是再次登临,以求更深层次的体验与感悟。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感。

尾联“明朝荐取无言偈,香雪蒙头答未能”则以明日清晨的景象作结,预示着诗人将通过无言的偈语来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而“香雪蒙头”则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去探索内心的世界与宇宙的奥秘。

收录诗词(19)

王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琅,约为明崇祯间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后礼函是于雷峰,法名今叶。著有《蛙雨楼稿》、《野樗堂稿》。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 字:澹子
  • 号:开五居士
  • 籍贯:番禺

相关古诗词

海云院会送侯月鹭奉母太君榇归葬雒阳

士龙入雒君还雒,元直从亲君丧亲。

挥泪渡河寻旧土,去家探岳寄閒身。

风悲木杪天无色,夜到山中梦有人。

若到夷门封植后,定将东海谢西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游庆林寺

路入云林紫翠饶,缓乘款段不知遥。

白莲正喜逢今日,青镜何须感昨朝。

法界清分龙穴雨,钟声远杂虎门潮。

菊松无恙宜行乐,共话三生过石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游西湖

湖水浅且清,烟波寒日生。

石桥回断岸,宝塔倚层城。

衣惹江梅落,舟移沙鸟鸣。

钱塘故同胜,歌舞重含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上郡伯陆师台十四韵

圣世需良仕,书屏属俊人。

名家龙种异,惊代凤毛振。

槜李标灵气,文章见席珍。

三千击瀚海,九万出风尘。

法座推经笥,朱轓拜玉鳞。

一麾湘峡镇,五马沥湖春。

河润沾闾井,磨砻遍海滨。

仁流称泽国,化浃蔼兰薰。

共喜玄英令,欣瞻紫气辰。

岁星光甸宇,玉树起苍旻。

奕叶隆三锡,箕裘集八荀。

华封勤颂祝,贤相重臣邻。

簪绂年方盛,勋猷日与新。

伫看调燮任,徵赐宠皇恩。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