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供帐何煌煌,公其抚朔方。

群僚咸饯酌,明主降离章。

关塞重门下,郊岐禁苑傍。

练兵宜雨洗,卧鼓候风凉。

炎景宁云惮,神谋肃所将。

旌摇天月迥,骑入塞云长。

赫赫皇威振,油油圣泽滂。

非惟按车甲,兼以正封疆。

叱咤阴山道,澄清翰海阳。

虏垣行决胜,台座伫为光。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翻译

营帐辉煌繁盛,您将安抚北方边疆。
文武百官举杯相送,明君降恩赐别宴。
重重关隘下,郊野和宫苑近在咫尺。
训练士兵如雨后清新,静待战鼓在凉风中擂响。
炎热的阳光怎能阻挠,您的深思熟虑已定战略。
军旗飘扬映天月,骑兵深入边塞云雾漫漫。
显赫的皇威震慑四方,圣明的恩泽如江河浩荡。
这不仅是检阅军队,更是划定疆界公正无偏。
在阴山道路上发出号令,使瀚海澄清和平定。
每一场战役都必胜无疑,期待您的功绩照亮殿堂。

注释

煌煌:辉煌繁盛。
抚朔方:安抚北方边境。
饯酌:设宴送别。
离章:离别之礼。
练兵:训练士兵。
卧鼓:静待战鼓。
炎景:炎热的阳光。
神谋:深思熟虑的战略。
旌摇:军旗飘扬。
虏垣:敌人的城墙。
台座:殿堂,指皇帝的座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巡视边疆的壮观场景,充满了力量和雄伟的气势。开篇“供帐何煌煌”一句,便设置了宏大而庄重的氛围,接着“公其抚朔方”表明将军对边疆的关怀与管理。以下几句“群僚咸饯酌,明主降离章”、“关塞重门下,郊岐禁苑傍”则描绘了将军与臣子们共商国是、守卫边关的严密场景。

诗中“练兵宜雨洗,卧鼓候风凉”两句,不仅展示了军队训练的情形,而且透露出等待时机出击的策略。接下来的“炎景宁云惮,神谋肃所将”则表现了将军面对炎热景象依然保持冷静,对未来战事的筹划。

“旌摇天月迥,骑入塞云长”两句,通过飘扬的旗帜和跨骑边塞的情形,更增添了一种英雄征战的壮阔画面。而“赫赫皇威振,油油圣泽滂”则是对皇权与君恩的颂赞,显示了诗人对中央政权的忠诚。

最后,“非惟按车甲,兼以正封疆”表明边防不仅要强化军备,还要巩固国土。“叱咤阴山道,澄清翰海阳”则是将军巡视边境、开辟道路的壮举。而“虏垣行决胜,台座伫为光”一句,则预示着战事即将取得决定性胜利,政权稳固。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风貌和将军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边防巩固、国力强盛的壮阔图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中央集权和边疆政策的肯定态度。

收录诗词(1)

崔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张相公太原山亭怀古诗

高情乐闲放,寄迹山水中。

朝霞铺座右,虚白贮清风。

潜窦激飞泉,石路跻且崇。

步武有胜概,不与俗情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哭李峤诗

台阁神仙地,衣冠君子乡。

昨朝犹对坐,今日忽云亡。

魂随司命鬼,魄逐见阎王。

此时罢欢笑,无复向朝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同光禄弟冬日述怀

吾族白眉良,才华动洛阳。

观光初入仕,应宿始为郎。

飞萤玩书籍,白凤吐文章。

海卿逾往雅,河尹冠前张。

择材绥鄢郢,殊化被江湘。

高楼临广陌,甲第敞通庄。

列馆邙山下,疏亭洛水傍。

昌年赏丰陌,暇日悦林塘。

衣冠皆秀彦,罗绮尽名倡。

隔岸闻歌度,临池见舞行。

门庭寒变色,棨戟日生光。

穷阴方叆叇,杀气正苍茫。

感时兴盛作,晚岁共多伤。

积德韦丞相,通神张子房。

吟草遍簪绂,逸韵合宫商。

功名守留省,滥迹在文昌。

家园遥可见,台寺近相望。

无庸乘侍谒,有暇共翱翔。

棣华依雁序,竹叶拂鸾觞。

水坐怜秋月,山行弄晚芳。

恩华惭服冕,友爱勖垂堂。

无由报天德,相顾咏时康。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南庭胡运尽,北斗将星飞。

旗鼓临沙漠,旌旄出洛畿。

关山绕玉塞,烽火映金微。

屡献帷谋策,频承庙胜威。

躞蹀临河骑,逶迤度陇旂。

地脉平千古,天声振九围。

车马生边气,戈鋋驻落晖。

夏近蓬犹转,秋深草木腓。

饯送纡天什,恩荣赐御衣。

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

形式: 排律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