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来巢

吾贫自无家,客户寄村疃。

槿篱月三间,荒寒天不管。

燕亦何所闻,乃于我乎馆。

岂以菊未莎,而有竹可款。

不叩富儿门,宁为老夫伴。

此意殊可人,然亦似吾懒。

所须半丸泥,不费一秉秆。

云胡及风薰,相宅无乃缓。

勉哉尔翁姥,坐席宁暇暖。

主人当贺成,落以晴云碗。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贫穷无家可归,寄居在乡村小村。
简陋的篱笆月色下,荒凉冷清无人管。
燕子又能听到什么,竟在我这里筑巢安家。
难道是因为菊花未开,只有竹林可供款待。
我不去敲富人家的门,宁愿与老夫相伴共度时光。
这种心境实在让人喜欢,但也反映出我的懒散。
所需的只是少许泥土,无需花费大量劳力。
为何要等到风和日丽才来选房,这似乎太慢了。
你们老夫妇要努力啊,别只顾着座位温暖。
主人应当为此庆祝,就用晴空白云般的碗盛酒吧。

注释

贫:贫穷。
客户:寄居者。
村疃:乡村小村落。
槿篱:简陋篱笆。
荒寒:荒凉冷清。
馆:筑巢。
菊未莎:菊花未开放。
款:款待。
富儿门:富人家。
宁:宁愿。
尔翁姥:你们老夫妇。
坐席:座位。
贺:庆祝。
晴云碗:晴空白云般的碗。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贫穷无家,只能寄住在乡村的客舍。月光洒满三间简陋的竹篱,天气冷寒却无人过问。燕子似乎也听闻了什么消息,飞到我这个小小的居所。这是否因为菊花还未开放,所以便依靠了一旁的竹子?不愿意敲打富人的门,不如做一个老农夫的伴侣。这样的想法虽然可贵,但也似乎是我自己的懒惰。不需要太多的泥土,就能筑巢而居,实在不必费尽心机去找那一秉秆的材料。云雾随风飘散,对这所宅院并无怠慢。勉励你的父母,安坐其席,享受这宁静温暖的时光。主人应当庆贺这成就,就像落下的一片晴空之中漂浮着的云朵。

这首诗通过对贫困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以及在艰苦环境中的自我安慰和生命的坚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观察和情感的寄托。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赠背书人王生

我无王书二千六百纸,空有六经四十三万字。

荒山寒入雪夜灯,三十年来无本子。

壁鱼不生糊法死,君欲如何染君指。

石炉煮饼深注汤,自向胸中相料理。

形式: 古风

避暑冷泉

火云散鳞甲,万瓦如炊燖。

东华车马尘,褦襶不自禁。

谁能半日閒,脱身此窥临。

百钱买渔篷,横截南北岑。

追随二三子,未害山水淫。

邂逅十八公,俱作笙鹤吟。

颇闻彼上人,振鬣万马瘖。

试诗没字碑,往听无弦琴。

空堂无枯秀,契我回向心。

清凉一味禅,挥玉开烦襟。

笑指亭下泉,杉竹涵幽深。

藓桥于三闸,龙怒飞出林。

奔雷吼春壑,晴雪生午阴。

人间正炎热,去作三日霖。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餐雪辘轳体

酒渴来时海不供,山寒餐玉有奇功。

柘浆滴处丝糕紫,冰碗擎将片脑松。

透骨洗清烟火气,满腔顿著水晶宫。

人间尘土何堪住,径住琼瑶第一峰。

形式: 七言律诗

霪雨

朝雨暮雨不肯晴,昏昏冥冥如翳尘。

舍中连月汗流础,道傍前日泥埋轮。

东南地倾水所汇,潮汐沙拥江之漘。

埧头中沙坐可想,往往政与洪涛濒。

陵迁谷变不知代,但见万瓦差鳞鳞。

老钱试手建都邑,盖亦安土非经纶。

海咸舄卤易岚雾,况此梅蒸天絪缊。

沮洳与吾类蛙黾,爽垲久欲还麋麇。

因思吴赵宁爱此,适已灞上翔真人。

当时倘匪地天泰,讵知无意云雷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