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邮亭壁

爱妾不爱子,为问此何理。

弃官更弃妻,人情宁可已。

永诀泗之滨,遗言空在耳。

三载无朝昏,孤帏泪如洗。

妇人义从夫,一节誓生死。

江乡感残春,肠断晚烟起。

回望太华峰,不知几千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离世后,面对生活困境与情感抉择的复杂心情。诗中通过对比“爱妾不爱子”的社会现象,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与无奈。女子坚守“妇人义从夫”的传统道德观念,即使在丈夫去世后,仍誓言与之生死相随,展现了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表现出的忠诚与坚韧。

“爱妾不爱子”这一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与限制,以及在家庭伦理中的微妙平衡。女子在丈夫去世后,不仅面临物质生活的困难,还要处理情感上的巨大落差,这种情境下她选择坚守承诺,体现了传统美德中的牺牲精神和对爱情的执着。

“弃官更弃妻”,这句诗暗示了男性角色在社会结构中的权力与责任,以及他们可能面临的道德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女子的选择显得尤为突出,她不仅放弃了物质的依赖,更是在精神层面选择了与丈夫共存亡,这种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

“永诀泗之滨,遗言空在耳。三载无朝昏,孤帏泪如洗。”这几句话描绘了女子在丈夫去世后的孤独与哀伤,她与丈夫的告别成为永恒的记忆,而三年来的生活则充满了无尽的泪水与思念。这些细节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也让人感受到女性在面对生命重大变故时的坚强与悲痛。

“妇人义从夫,一节誓生死。”这句话是对女子行为的总结,强调了她对丈夫的忠诚与承诺,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也不愿违背。这种对爱情的坚守,是对传统道德观的一种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在面对命运挑战时的勇气与决心。

“江乡感残春,肠断晚烟起。”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结合,通过描绘春天的衰败景象,映射出女子内心的痛苦与哀愁。晚烟的升起,仿佛是她心中无尽思念的象征,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回望太华峰,不知几千里。”结尾处,女子回望远方的太华峰,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这既是对逝去爱情的追忆,也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展现了人在面对生命重大转折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探讨了女性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情感世界与道德抉择,展现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情感的深度。

收录诗词(1)

周仲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尼还俗

脱却霞裾著绣裙,仙凡从此路歧分。

蛾眉再画当时月,蝉鬓重梳旧日云。

玉貌缓将鸾镜照,锦衣兼把麝香薰。

屏帏乍得萧郎爱,更没心情忆老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压云轩

谁建危亭压翠微,画檐直与暮云齐。

有时一片岩隈起,带与老僧山下归。

形式: 七言绝句

竹马

小儿骑竹作骅骝,犹是东西意未休。

我已童心无一在,十年浑付水东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山居(其十一)

幽岩静坐来驯虎,古涧经行自狎鸥。

不是忘机能绝念,大都投老得心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