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柴昆陵越山春晓图

君莫著谢公登山屐,更莫问子猷泛雪舟。

请君试看高堂壁,彷佛李白天姥之神游。

于越山川甲天下,秦关蜀道皆土苴。

柴侯晚年天机精,酒酣泼墨为予写。

天姥高出东南天,天台四明相蝉联。

影落平湖一鉴净,正对贺老山庄前。

近山青青远山小,烟雾溟濛涨春晓。

云门日出似闻钟,耶溪树绿应啼鸟。

鸟啼不可闻,林深不见云。

只疑空青四山合,倏讶飞瀑双崖奔。

极知妙手夺天造,真宰上诉天为悄。

独脚山魈作鬼精,偷向灵岩拾奇草。

水竹江花何处滩,渔郎翠缞露未乾。

青帘酒家石桥右,舣舟却忆姚江干。

长松之下一片石,竹杖芒鞋二三客。

脱巾高挂白云边,醉倚青天翠如滴。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柴昆陵越山春晓图》由明代诗人李本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清晨越地山川的壮丽景色。

首句“君莫著谢公登山屐,更莫问子猷泛雪舟”,以典故引入,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不同于古代文人登山访友或泛舟赏景的传统方式,而是鼓励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去欣赏眼前的景象。

接着,“请君试看高堂壁,彷佛李白天姥之神游”一句,将画面拉至高堂之上,仿佛是李白在天姥山的神游,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引人遐想。

“于越山川甲天下,秦关蜀道皆土苴”两句,赞美了越地山川的雄伟壮丽,将其置于天下之首,同时以“秦关蜀道皆土苴”对比,强调了越地的独特与卓越。

“柴侯晚年天机精,酒酣泼墨为予写”点出了画家柴侯的精湛技艺,通过酒后的挥毫泼墨,将山川之美跃然纸上。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天姥山的高耸入云,与天台、四明山相连,湖面如镜,映照着贺老山庄,山色青青,烟雾缭绕,日出时分仿佛钟声悠扬,耶溪树绿,鸟鸣声声。

“鸟啼不可闻,林深不见云”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静与神秘,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只疑空青四山合,倏讶飞瀑双崖奔”两句,通过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山峰之间的奇妙景象,仿佛四山合为一体,飞瀑从双崖间奔腾而下,充满了动态感和震撼力。

“极知妙手夺天造,真宰上诉天为悄”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高度赞赏,认为其作品几乎达到了与自然造物相媲美的境界,连天地间的主宰都为之沉默。

最后,“独脚山魈作鬼精,偷向灵岩拾奇草。水竹江花何处滩,渔郎翠缞露未乾。青帘酒家石桥右,舣舟却忆姚江干。长松之下一片石,竹杖芒鞋二三客。脱巾高挂白云边,醉倚青天翠如滴。”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山林间的各种生灵与人物活动,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与感慨,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诗意。

综上所述,《题柴昆陵越山春晓图》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也是对画家艺术才华的赞颂,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春日山川的壮美与宁静,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

收录诗词(30)

李本(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徐允迪还城中

寒梅照虚牖,严霜凋敝裘。

故人动归兴,岁宴不可留。

徐卿立身何坦荡,行年五十犹偃仰。

不思唾手取公卿,却甘低头在草莽。

市中卖药能逃名,杖头挑钱还解酲。

悲来不作穷途哭,时复有诗鸣不平。

忘年之交古来有,臭味相同即为偶。

来迟去疾奈尔何,无限离情付杯酒。

北风吹雨凝作花,船头敲冰船尾划。

道傍行人指归路,城上栖乌还到家。

城市尘埃易更改,还念山林青眼在。

看花有约明年来,教我村童埽门待。

形式: 古风

次沈克恭郊行

君家栎社市,一径过桥斜。

架束新收画,盆移旧种花。

茶香留客语,酿熟许人赊。

佳句时能寄,高情老未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郁林司征周仲班复任

便道还家暂解鞍,承恩南上敢辞难。

七千岭表重来路,十一关征旧任官。

墟日鸟言夷出洞,秋天人面果登盘。

料知公事多清暇,好觅仙翁句漏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㢲上人还台州

挂锡遥怜野寺钟,赤城何处问芙蓉。

归心千里月千里,行色一重山一重。

霞洞春深多药味,石桥云断少人踪。

秋风红叶桃花似,此日相期谷口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