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其一)闻莺

飘飘仙袂缕黄金。相对弄清音。

几度教人误听,当窗绿暗红深。

一声梦破,槐阴转午,别院深沈。

试问绿杨南陌,何如紫椹西林。

形式: 词牌: 朝中措

翻译

轻盈的仙衣上镶嵌着黄金线,两人相对弹奏出清脆的音乐。
多次让人误以为是真实的,窗外绿色和红色交织,显得幽深。
一声琴音惊醒梦境,午后的槐树影子移动,深院静谧。
试着问问南陌边的绿杨,与西林的紫色桑椹相比,哪个更美?

注释

飘飘:轻盈的样子。
仙袂:仙人的衣袖。
缕黄金:镶嵌着金线。
清音:清脆的音乐。
误听:误以为是真实的。
槐阴:槐树的树荫。
转午:移动到午后。
深沈:深邃寂静。
绿杨:绿杨树。
南陌:南边的道路。
紫椹:紫色的桑椹。
西林:西边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朝中措·其一·闻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飘飘仙袂缕黄金”一句,以轻盈优雅的笔触,形象地描写了柳絮随风飘扬,如同仙女的衣袂缀着黄金,既美化了自然景物,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相对弄清音”则是从听觉上捕捉柳絮在春风中的细微声响,表现了诗人对于周遭环境变化的敏锐感受和艺术上的追求。

“几度教人误听,当窗绿暗红深”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幽静与孤独的情怀。诗人通过柳絮的轻柔声音,传达了对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难以辨别真伪的感慨。

“一声梦破,槐阴转午,别院深沈”表达了一种被打断的美好幻想和内心世界的突然觉醒。诗人通过对时间流转(槐阴转午)的描写,强化了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带给人的冲击感。

最后,“试问绿杨南陌,何如紫椹西林”则是诗人在质疑和比较中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绿杨和紫椹都象征着不同的自然美景,而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是在审美上做出选择,更是在情感上寻找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柳絮、花朵等自然元素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他对生活和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谢池春

烟雨池塘,绿野乍添春涨。凤楼高、珠帘卷上。

金柔玉困,舞腰肢相向。似玉人、瘦时模样。

离亭别后,试问阳关谁唱。对青春、翻成怅望。

重门静院,度香风屏障。吐飞花、伴人来往。

形式: 词牌: 谢池春

满庭芳.送别

江草抽心,江云弄碧,江波依旧东流。

别筵初散,行客上兰舟。

休唱阳关旧曲,青青柳、无限轻柔。

应争记,三年乐事,珠翠拥鳌头。离愁。

知几许,花梢著雨,红泪难收。

看烟火吴天,万里悠悠。

一望珠宫绛阙,蓬莱路、应在皇州。

仍回首,蜀山万点,明月满南楼。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尤]韵

醉落魄/一斛珠.春云

天低日暮。清商一曲行人住。著人意态如飞絮。

才泊春衫,却被风吹去。朝期暮约浑无据。

同心结尽千千缕。今宵魂梦知何处。

翠竹芭蕉,又下黄昏雨。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醉蓬莱

望长江东去,逐客西来,几逢秋杪。

江草不花,约鬓丝俱老。

朝士红萸,佳人雪藕,别后忍孤欢笑。

楚水楼台,巫山宫殿,五湖烟渺。

又是征帆,万里行去,旧恨鲈鱼,昔盟鸥鸟。

九日江南,上蓬莱仙岛。

三度刘郎,黄花醉里,问我几时来到。

寄语西风,饶他老子,莫欺乌帽。

形式: 词牌: 醉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