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词,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从弟南溟自沉事件的悲痛与哀思。"生犹多怨何堪死",开篇即揭示了主人公生前的满腹愁怨,生活的艰辛使他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更甚。"摵摵秋风起",通过秋风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从弟离世的悲凉时刻。
"霜凄月冷水无波",进一步强化了环境的冷寂,月光下的水面平静如镜,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深深哀痛。"若比沉湘蹈海恨还多",借用湘妃泪洒湘江和屈原投江的典故,强调了从弟之死带给诗人的悲痛远超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悲剧。
"紫荆一树同荣辱",紫荆花象征兄弟情深,此处寓言兄弟间的共同命运,看到西枝凋零,诗人内心无比痛惜。"哀哀此意有谁知",表达了诗人对世人未能理解自己悲痛心情的感慨。
最后两句"为割我儿携去作伊儿",直抒胸臆,诗人仿佛将从弟的离去视作自己的损失,悲痛至极,直接而动人地传达了对亡弟的深切怀念和失去亲人的无尽哀伤。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离世的深深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