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仍古韵(其十四)

化久谁复戚,年少相与亲。

灼灼艳繁华,弃捐归荒坟。

骸骼变旅谷,樵竖摧为薪。

所幸身既死,不更愁杀人。

感此凋朱颜,怊怅悲前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以及死亡带来的最终解脱。诗人通过“化久谁复戚,年少相与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年轻时的亲密关系。接着,“灼灼艳繁华,弃捐归荒坟”描绘了生命的盛放与最终的消逝,如同花朵般灿烂后归于尘土。接下来的“骸骼变旅谷,樵竖摧为薪”则进一步描述了死亡后的景象,骸骨成为野草的养分,被砍柴人当作燃料。最后,“所幸身既死,不更愁杀人”表达了对死亡的某种解脱感,认为死亡带来了最终的安宁,不再受生之苦。而“感此凋朱颜,怊怅悲前因”则抒发了对生命消逝的哀伤,以及对过去行为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探讨了生死、时间、记忆与解脱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死亡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73)

魏学洢(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 字:子敬
  • 籍贯: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
  • 生卒年:约1596——约1625

相关古诗词

拟古仍古韵(其十五)

谁为不死人,怀此终日忧。

来日当大难,今日且行游。

行游须及时,古语恒如兹。

口尔身不然,留为今人嗤。

今古更相笑,逝者无还期。

形式: 古风

拟古仍古韵(其十六)

飒飒寒气发,重以夜猿悲。

居人歌北风,征人赋无衣。

一别涉九秋,心知无久违。

门前候征旆,遥遥睹容辉。

归马驱倍疾,亲为授前绥。

荷裯道相思,百年愿同归。

梦君远行迈,送君出重闱。

惊泪浃芳席,劝君莫分飞。

须忆离别时,出入频相睎。

从今脱车辐,勿复窥双扉。

形式: 古风

拟古仍古韵(其十七)

薄暮远音至,戚戚心恐慄。

向前视尺函,手书粲分列。

妾颜三五月,夜夜清光缺。

思君历秋冬,惠□□□□。

形式: 古风

戏题家塾

好葺柴关早下帷,贫家父子习毛诗。

传经邀得康成在,订字须关叔重知。

茅屋主人恒菜色,荜门好味只园葵。

先生莫漫歌长铗,花老春深归去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