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铜鼓藏焦山纪事

我有汉代之铜鼓,来自南昌司马家。

蛮风瘴雨几何载,鞚骨完好无缺瑕。

阔径三尺高杀一,三叠微学蜂腰洼。

鼓心隆起俨棋局,周遭怒踞六虾蟆。

腰垂四耳便索贯,其中空洞下口奓。

黝然古泽光可鉴,通体细缬牛毛花。

恨乏款识纪年月,定伏波耶诸葛耶。

二竹斋中充清供,偶逢过客出矜夸。

常恐神物工变化,不甘闭置羁笼笯。

忽忆焦山擅名胜,中藏古物颇纷拿。

周汉二鼎最奇绝,得此踵事或增华。

梅溪老人笑绝倒,云此位置真不差。

岂知此语有漏泄,山灵日夕思拜嘉。

坐使诗僧屡问讯,前言欲食愁揄揶。

一朝决计送汝去,不须堕泪随风斜。

东过广陵下扬子,扁舟两桨声咿哑。

千年老铜足精气,蛟龙未敢轻要遮。

天吴潜逃鼋鼍徒,鲛人泣窜奔虎鲨。

布帆安稳到初地,山中童叟拍手哗。

诸天龙象大欢喜,紫衣前导随袈裟。

三熏三沐好庋阁,幸少泥藓劳剔爬。

钟鱼斋鼓共晨夕,障幕那无金绦纱。

时有寒芒逼牛斗,莫放光怪惊麇麚。

当时鍊铜采赤堇,阴阳供炭龙火加。

雷雨晦冥降神异,亦如欧冶成镆铘。

铸成此鼓寄威信,要息民夷争犬牙。

大胜草龙要誓约,底须歃血刑豚豭。

赛神合乐醉且舞,峒丁溪女纷击挝。

方今圣治旷无外,梯航冠带通幽遐。

坤维炎徼在庭户,芦笙欢沸喧铜琶。

此鼓投间供玩赏,何如祓濯归耆阇。

八德水与洗兵气,忏除凡浊袪尘沙。

摩挲免叹在荆棘,听法或证波罗伽。

吐吞潮汐浥神雾,沐浴日月涵云霞。

佛天不老山不灭,铜鼓之寿其无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井的《送铜鼓藏焦山纪事》是一首富有历史韵味和想象的诗。诗人以铜鼓为载体,讲述了它的来历、工艺之美以及所承载的文化意义。铜鼓来自南昌司马家,历经蛮风瘴雨,依然保存完好,其形制独特,鼓面微凹,中心如棋局,周围饰以虾蟆纹,四耳可贯,内部空洞,光泽黝然。诗人对铜鼓的来历充满好奇,猜测其可能出自伏波将军或诸葛亮之手。

铜鼓被诗人视为神物,担心其被束缚,故决定将其送往焦山,那里有丰富的古物收藏,可能使铜鼓的价值得以彰显。诗人借用梅溪老人的认可和焦山的名胜,强调了铜鼓的恰当位置。然而,他担心此举泄露了山灵的秘密,使得山灵日夜祈求。

送铜鼓的过程中,诗人通过扁舟过广陵、扬子江的描绘,展现了铜鼓的神秘力量,连蛟龙都不敢轻易阻挡。抵达焦山后,铜鼓受到热烈欢迎,被视为佛天之宝,将被妥善安置。诗人期望铜鼓能洗涤战争之气,带来和平与净化,同时也寓意着佛法的洗涤和修行者的证道。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通过铜鼓的故事,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4)

张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蟠龙丈人歌和云汀制府

我闻拓格之松日月所出入,直与元气通呼吸。

亘古独立大荒中,世人何曾见针粒。

又闻负郯岩前松,龙鳞半空夭矫如有神。

云幢星盖俨侍从,仙灵荒忽难具陈。

何如东海大松近郊甸,撑空卧波人共见。

劫灰兵燹几推排,此松龙颜终不变。

我未见此松,诵诗复披图。

倏觉寒风谡谡生座隅,奇姿谲熊不可以思议,纵有妙手难描摹。

松身拳曲才五尺,平分两干各奇绝。

一干横走学长虹,势欲东窥尾闾泄。

舒肱探爪似与骊龙争,瘦骨枯缠万年铁。

忽然夸多斗靡怒发千万枝,盘郁玲珑互纠结。

其一下趋欻上拟,亦分两株逞恢诡。

斗屈右臂如弯弓,如柳三眠更三起。

又如常山之蛇击其中,首尾回环相角犄。

一松幻就百龙身,游戏神通乃至此。

吁嗟乎,此松之奇天下无。

大如山河分两戒,细者须鬣璎珞珠。

蜿蜒诘曲无相不具足,怖伏鲸犼奔天吴。

赠之蟠龙名,奉以丈人号,风过掀髯应一笑。

借问丈人年,依稀记在商周前。

应是当年大禹治水驱龙走,一龙偃蹇不肯受。

作使风雨直到海东头,蜕形化作支离叟。

宇内艳说黄山松,最奇一株称卧龙。

田盘山中多偃盖,每邀龙辇夸遭逢。

此皆苍古世无比,莫与丈人论甲子。

洞庭龙威尚恐肩随,穆隥秦封云礽耳。

噫吁嘻,古称寿考多不材,似尔变化何雄哉。

苍生霖雨有人在,偶贪高卧非衰隤。

君不见海滨昨夜风雷厉,丈人又作拿云势。

形式: 古风

黄石斋先生手书周忠介公神道碑墨迹卷

后死文章贵,先生志节同。

千言写孤愤,一卷得双忠。

事去天如梦,悲来笔有风。

想当挥洒处,嚼齿恨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召伯湖

召伯湖千顷,鸣榔处处闻。

沙痕随岸尽,帆影隔堤分。

雾重湿如雨,鸦多飞作云。

联吟兴不减,把酒话斜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嘉岭山寻范文正公读书处

乙亥二月月几望,捧檄延州度千嶂。

马头忽现嘉岭山,大字摹崖屹相向。

怪螭蟠屈瘦蛟舞,乃是龙图老子之笔仗。

闻道当年帅此邦,屡蹑巉岩寄幽旷。

手持蠹简揖山灵,一种清虚恍来贶。

我览公书心已钦,我思公迹神逾王。

初为运转副夏竦,继以曹郎扼边障。

罢榷招流亡,营田省输饟。

坚壁老敌师,焚书斥贼妄。

一十二砦唇齿联,万八千军虎貔壮。

威名不屑淮阴韩,盛德应同丞相亮。

坐使西人破胆惊,却马回戈不敢抗。

岂知公余示整暇,啸歌更踞兹山上。

方悟胸中数万兵,都由五千拄腹撑肠相酝酿。

我来登山寻旧迹,岂有遗民足咨访。

山前闻清钟,山后发樵唱。

摘星无复矗,危楼古井空余白云漾。

嗟哉九京安可作,仰止高山意怊怅。

他年青鞋布袜游圭峰,定从雾阁云窗觏真相。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