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洞仙歌》由清代女词人席佩兰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渔庄的生动画面。词中以“西溪”为背景,溪水清澈如雪,映衬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词人巧妙地将“梅花”与“村落”、“渔家”、“冷云”、“秋窟”等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充满诗意的乡村秋景图。
“道是梅花未堪折”,既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有不成、村落三两渔家,刚占却,一片冷云秋窟”,通过对比村落与冷云,展现了渔家生活的简朴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掉头吾去矣,料理烟蓑,载取樵青好浮宅”,表达了词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愿意放弃尘世的束缚,与自然融为一体。“生怕白鸥知、屑屑秋声,偏摇破、水天空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鸥与秋声的互动,以及它们在碧蓝天空下的自由翱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问同是、渔郎棹舟回,比晋代、桃花阿谁幽绝”,词人以渔郎的归舟为引,将画面拉回到历史的深处,与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呼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意境深远,语言清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作品。